\"尝尝这滴胶,\"她将琥珀色的液滴放在我舌尖,\"是不是甜中带涩?\"
回到绣庄,沈绣娘演示了\"藏魂\"的秘技。她在绣制人物眼睛时,会先对着丝线轻诵咒语。最神奇的是那幅\"麻姑献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麻姑的眼睛都仿佛在注视观者。
\"好绣品会认主,\"她轻抚绣面上的仙女,\"这幅只肯让我补针。\"
一个月后,我见证了\"醒绣\"仪式。沈绣娘取出一幅藏了四十年的\"百子图\",用特制的药露轻拭。绣品遇湿后,百个童子竟然开始变换位置,仿佛在绸缎上嬉戏。
\"这料子认血脉,\"她将绣图对着烛火,\"只有沈家女儿能使它活过来。\"
现在我的箱笼里珍藏着沈绣娘赠的几件绣宝:
方日常用的\"心经\"帕子
幅可镇宅的\"钟馗捉鬼\"
套\"二十四番花信\"绣片
束未染的\"天孙锦\"线
上周朋友夜不能寐,我送了沈绣娘的安神绣枕。三日后他惊喜地说,竟能一觉到天明。我告诉他,这就是古绣的神奇——在丝丝缕缕中编织着天地灵气。
临别时,沈绣娘送我枚未穿线的金针,针鼻处刻着\"慧\"字。
\"记住,\"她布满针茧的手指划过我掌心,\"刺绣要三分技,七分心;赏绣要三分眼,七分神。\"
如今每当我穿针引线,总会想起沈绣娘在晨光中专注分线的模样。也许,这就是绣道最深的奥秘——在一针一线中绣出大千世界,在五彩斑斓里织就本来面目。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