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残明 > 第二五三章 劝降(中)

第二五三章 劝降(中)(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和当年的秦始皇相比,西军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云南丰富的铜矿,经过这几年的开发和建设,云南各处铜矿的产量节节提高,为西军提供了大量的军费,假以时日的话,这些铜矿的产量还会翻着跟头往上走,到时候西军有钱,有粮,有精兵,打败满清和隆武朝廷都不在话下。

孙可望却主张东进。

他也有充分的理由。

李定国想要效仿秦始皇,但是两千年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先秦时期长江以南大都是蛮荒之地,现在的江南却富甲天下,无论人口钱粮都远远超过北方,比如南直隶的苏州府,经济实力就超过了北方的一个省,又比如楚军的大本营湖广,才是号称“湖广熟天下足”的粮仓,汪克凡占据长江沿岸数千里地盘,把这些最富裕的省份都纳入囊中,所以才有实力接连发起北伐,把号称天下无敌的清军按在地上打,总而言之,江南远比西北更加重要,西军现在就应该东进。

满清入关之前和刚入关的那两年,的确摧枯拉朽,无人可敌,可是这几年疲态尽显,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孙可望以前听一个高人说过,一方势力或者一个国家的崛起就像推着大铁球爬山,千辛万苦爬到山顶,一旦开始走下坡路就越来越快,势不可挡,所以满清也和其他的夷狄外族一样,虽然能在中原肆虐一时,但是过不了几年就会退到长城以外,不足为虑。

隆武帝和其他的各方势力,比如鲁王,比如郑成功等等,更加不值一提。

唯有汪克凡,才是西军的生死大敌!

满清也早就意识到汪克凡的巨大威胁,这两年不断对西军释放善意,最近多尔衮又派来密使,向孙可望求和。

多尔衮表示,我大清从来都没有对大明取而代之的想法,甲申之变的时候之所以入关,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吊民伐罪,讨伐李自成这个无君无父的反贼,只因崇祯皇帝和几位皇子都陨于乱军之中,神器无主这才留在北京,既然永王朱慈焕继承了大明正统,清军愿与其永结同好,并与西军结成同盟,共同讨伐唐王的伪明政权,将来平分天下,划江而治……

孙可望怦然心动。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