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别光想套我的话!
汪克凡微微一笑,语出惊人。
“依小侄之见,弘光朝一年亡国,罪不在马士英,罪在史可法!”汪克凡知道,自己这句话多少有些偏激,但为了说服傅冠,只好剑走偏锋。
如果是周国栋、许秉中、揭重熙等人,听了这句话肯定要跳起来,和汪克凡激烈,天下人谁不知道,史可法是忠臣,马士英是奸臣,说史可法误国,岂不是颠倒黑白!
但是,傅冠却没有发怒,眼中精光四射,直直看着汪克凡,好像刚刚认识他。
“这个……,从何说起?”
“弘光未立之时,史阁部为南京百官之首,若能力排众议,匡扶正统,又何来马士英之祸?”
汪克凡一句话问出,傅冠的眼神立刻黯淡下去,沉默半晌才叹了口气。
“嗯……,不错,想不到你年轻轻轻,也有这般见识。”
崇祯帝殉国之后,南京文武百官以史可法为首,在迎立皇帝的问题上拥有决策大权,但他缺乏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在福王和潞王之见犹豫不决。
按照封建伦常,福王(就是弘光帝)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但是东林党和福王一脉有世仇积怨,担心福王上台打压东林党,所以推出潞王和福王争位。
(福王朱由崧的祖母是万历宠爱的郑贵妃,从万历到天启年间一直和东林党争夺帝位,在东林党的努力下,郑贵妃的儿子,也就是朱由菘的父亲老福王没有当上皇帝,换句话说,福王这一脉虽然也是万历的子孙,却是东林党政治上的死敌。)
史可法是守正君子,本来愿意拥立福王,但他是东林党魁左光斗的弟子,出于门户之见又偏袒东林党,在迎立皇帝的问题上左右摇摆,在压力之下,最后准备牺牲理应继位的福王,导致福王向江南四镇军阀求助,和马士英联手,依靠军队的干涉才夺回了帝位。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