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绣骨贞心 > 第四十七章 不想死的名正言顺

第四十七章 不想死的名正言顺(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承瑾暗忖,你们想要妾身死的名正言顺,偏不遂你们的愿!

眼下最要紧的,便是要马不停蹄地在蜀锦上绣丹凤朝阳了。

她深吸一口气,将针尖刺入蜀锦。

第一天。

“得把骨头立起来。”承瑾对着画样喃喃自语时,指尖的银针对着蜀锦冰凉的石青色缎面微微发颤。

丝锦经纬交错的纹路比发丝还细,寻常绣线根本咬不住。

她取了阿婆曾教她的劈丝秘法,将一根桑蚕丝劈成四十八缕,再与捻金线并成一股,这样不但能抓住底料,而且还能透出蜀锦本身的光泽。

曼娘跟邓小翠,则是自告奋勇地给承瑾送一日三餐的膳食和水。

天热,少食一口粮不打紧,可不能少了半口水。

夜里,曼娘与邓小翠商量帮衬承瑾,她俩分工,让承瑾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赶制丹凤朝阳。

曼娘这七日内,早上上工前给承瑾送早膳、茶水及浆洗换下来的衣裳。

邓小翠则负责午膳和晚膳,邓小翠下工后自己先食后再送来膳食和洗澡水。

承瑾对这两个刚认识不久的姐妹不胜感激,是感激不尽。

承瑾对二人她发誓:“日后若不死,一定好生报答。若死了,也定要保佑你们!”

“讲啥死不死的呀,都好好叫活,阿拉侪要活出条生路来!”邓小翠激动道。

“就是,就是,咱们都是穷苦命,为了活命才进了文绣院讨活路的。”曼娘说。

“那好,在这宫墙内,咱们都争取好好活下去。”承瑾望着二人,她进这文绣院,韦贤妃的旨意,而非她本意,她苦笑,“不想死的名正言顺,竭力争取活一天算一天吧。”

第二天。

她在凤凰的脖颈处采用的是盘金绣,太阳的轮廓用金色线盘绕出来。

金线在承瑾纤细而灵巧的指尖绕成小圈,用丝线固定时得像系同心结般巧妙,多一分力就会勒出痕迹,少一分又会松散。

细密的汗珠顺着承瑾光洁的额角往下滑。

她顾不上擦一下,汗水浸湿鬓边垂落的发丝。

正午的日头最烈时,她额角的汗滴在绣绷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食过午膳的邓小翠放下给她端来的膳食,要替她擦,被她按住:“一动,线就歪了。”

凤凰的啄和爪,她用的短切针针法,啄根部与头部衔接的位置用极短的针脚。

爪部用平针绣法打底呈抓握状态,爪边是祥云的轮廓也是平针打底。

第三日到第五日是最磨难人的,举步维艰地硬生生扛。

凤凰尾羽的退晕绣,得从根部的靛蓝过渡到末梢的绯红,每换一种色就得换一批劈好的丝线,一刻也不能松懈。

她把丝线在唇间抿湿后,借着唾液的黏性让纤维贴合在一起,再用极细的平针一点一点铺陈,铺陈的平针针脚密得简直可以接住落在蜀锦上面的尘埃。

夜里点着两盏油灯奋战,她盯着绣面看久了,眼前总浮现出晃动的金红色光斑,像凤凰真的要从锦上飞出来。

屋内虽然点了艾草,也驱不尽扰人的蚊虫。

邓小翠依如前几日一样,给承瑾打来洗澡水:“先把汗渍汏清爽,再绣也耽搁不了这点辰光呀。”

是啊,先洗澡。

洗澡能洗去一身的疲乏,能让她清醒得多。

第六日绣祥云时,她改用了打籽绣。

丝线在针尾绕三圈,针尖扎下去就结出一颗圆滚滚的“籽”,数百颗“籽”连起来,倒真有了云气翻腾的模样。

只是右手食指被针尖扎出的小血珠滴在云纹的边缘。

她心生一计,取了一截胭脂色的丝线,把那点腥红绣成了一朵极小的灵芝,倒像是凤凰衔来的祥瑞之物。

最后一天,用最细的针,把凤凰眼珠处的点睛绣补完。

黑色丝线里掺了极细的银线,对着光看时,凤凰的那双眼像含着晨露,正望向头顶的旭日。

凤凰眼睛是神韵的焦点,以打籽绣为主颇显立体之锐利灵气。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