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乐园边界 > 屋檐内战:居民要走到哪里去?

屋檐内战:居民要走到哪里去?(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市集的喧闹像是一片恒定的噪声背景,把苏离的每一次呼吸都推向微妙的临界点。

她很清楚,如果现在贸然驱逐所有屋檐内的居民,系统会立刻给她打上“异常暴力干预”的标记,直接触发第二阶段残余的惩罚反馈。

她需要一个更温和——至少看起来更温和的方案。

“让他们自己走出去。”

透明片上的字在她脑中翻滚。

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走出去?

苏离站在屋檐边缘,目光扫过那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这些居民大多是她在前几次防御构建时“允许进入”的Npc或变种节点,他们的行动逻辑部分受她的规则影响,但骨子里依旧是系统生成的剧本角色。

他们在屋檐内有自己的摊位、邻居、固定路线;屋外,对他们来说只是模糊的背景板。

要让他们离开,她必须在屋外创造一个强于屋内的吸引源。

她先动了最简单的一步——让屋檐内部的灯光变暗。

这是在协议允许范围内的调整,居民会感到“不那么舒适”,但不会产生警戒。

紧接着,她在屋檐外的街口投放了一层模拟阳光,微微带着金色,像初秋午后的暖光。

第一个停下脚步的是一个卖糖葫芦的小男孩。

他抬头看了看屋外的光,又低头看看自己手里的串子,像是在衡量味道能不能在那边卖得更好。

苏离注意到他脚尖的方向微微外偏,于是顺势在光照区域里摆上了一个“临时摊位”——摊上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张干净的木桌。

木桌边缘挂着一块布条,上面写着:“新口味试吃”。

那是个谎言,但对系统生成的居民来说,这是一个触发条件。

小男孩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迈出一步。

他的脚刚刚越过屋檐的光影线,一阵极轻的脉冲从街角涌过——那是系统的行为偏差检测。

与此同时,假守门人立刻有所反应。

他们像训练有素的安保人员一样围了上来,笑着弯腰对小男孩说:

“外面风大,你还是回去吧,小心糖葫芦化了。”

小男孩被拦住,转头看了看屋内,又看了看屋外的桌子。

他咬着嘴唇,眼睛来回移动。

苏离明白,这是关键时刻。

她不能直接去拉他,那会被判定为“外部强制迁移”;她必须制造一个让他自主做出选择的理由。

于是,她将桌子上的“布条”文字微调——

【新口味试吃】→【屋檐外限定口味】

那短短几个字,像是往水面投了一颗小石子,漾开了不同层次的涟漪。

不仅小男孩的目光变了,连旁边等客的几个居民也不自觉地向外探头。

第一个走出去的,居然不是小男孩,而是一个背着油纸伞的年轻女子。

她走得很稳,甚至没去看假守门人一眼,径直踏入阳光下。

当她跨过边界线的那一瞬间,苏离清楚地感到连接脉冲的波峰向屋外延伸了一寸。

系统的告警随之响起,但不是那种高亮度的警报,而是温吞的提示音:

【外部意志干预概率:7%】

【是否记录该行为?】

这意味着,系统在犹豫——它无法百分百判定这位居民的离开是“被诱导”的,还是“自主行为”。

苏离在心里冷笑。

这是她的机会。

可还没等她进一步扩大吸引范围,另一侧的假构件摊位突然切换了宣传词:

“屋外阳光虽好,可没有我们的防风板安全!屋檐内有稳定的食物供给和已知的邻里,不必冒险!”

这像是在市集中投下了一颗分裂弹。

原本只是犹豫的居民开始站到两边:一部分靠近屋外的光,一部分回到屋檐深处,还有人干脆原地议论起来。

“她想让我们搬走?”

“可我刚刚修好摊子。”

“万一外面是陷阱呢?”

这些议论声不光在居民间扩散,也被系统利用成了社会噪声干扰,让每一次外出的意图都被拖慢、稀释。

就在此时,屋外的金色阳光深处,忽然闪过一抹微光轮廓——

那不是系统的构件,而是一种她从未在本副本中见过的结构。

它像一枚浮在空中的半透明屋檐,形状比她的更高,边缘流动着淡蓝色的线。

昭渊的声音在耳中响起:

“那是去中心化副本的接入影子——如果她们成功接走你的居民,系统就会把你标成‘跨副本泄流源’。”

苏离心中一震。

这意味着,她不仅在和系统博弈,还要小心别让另一端的人把她的防御结构当成数据输送口。

金色阳光下,油纸伞女子已经快走到那道蓝线边缘。

她的步伐轻快,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归属。

苏离盯着那道蓝线,脑中闪过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

放任她跨过去,验证去中心化副本的真实意图;

在最后一刻叫停,保住她的居民身份,但也放弃一次测试机会。

就在她权衡时,林烬从人群另一端走来,站在屋檐影子的尽头。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用眼神向她传递了一个意思——

“你得决定,这一步是谁的。”

那抹蓝线像一口屏息的湖,油纸伞女子的鞋跟就悬在水面上。

苏离没有喊停,她把嗓子压在心口里,对自己说:这是她的步子,不是我的。

她做的,只是抬起手——在屋檐协议的侧栏里,新增一条极短的注解:

【离开=自述三问】

1这一步属于谁?

2如果无人看见,还走不走?

3走出后,谁来负责“我”的名字?

注解落下的瞬间,金色光面上像掠过一只蜻蜓,轻轻凹了一下。

女子停了半拍,伞尖在地面点出一点圆。她没回头,低声说了三句:

“我走的是我的。”

“看不见也走。”

“名字由我自己管。”

她说完就迈过去,蓝线微微一颤,像对远道而来的旅人极轻地行了个礼。

【离境成立|记录:自述三问】

【外部意志干预概率:降至3%】

【屋檐“迁出”样本:01】

系统这回没叫。它像在笔记本里慢吞吞地划了一笔,迟疑了一秒,才把那页轻轻合上。

人群却炸开了。

假守门人们第一时间改口,笑容温柔得像绒布:“出门当然可以,但先填表。安全、健康、情绪、资产,四份,三联。”

“还得交‘回归押金’。”构件摊位的老板堆出一叠银灰色薄片,“放心,贴心为您保留屋内原位。”

“回头票也要买,不然……万一想家呢?”

苏离站在阴影里看,笑意从嘴角掐断。

——温柔接管的变体又来了:这次不是“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是“我们帮你准备回来的路”。

听起来体贴,实则把出走的自由分拆成一摞可退、可换、可追责的条目,最后把“走”收编成“借走”。

她没动假摊,也没撕表。

她把屋檐投影往外推了一尺,像掀门帘那样,用一段清清楚楚的字堵在“回头票”的前面:

【离境条:无押金、无担保、无回头票】

【若需返回=再次“自述三问”】

【任何代填、代签、代购均为假】

话贴上去,摊位的喊声像被风吃了一口,圆润处露出纸浆的毛边。

有居民揉着票根发怔:“不买回头票也能回来?”

旁人狐疑:“那要是走丢了呢?”

苏离没有回答,她只是抬脚,在金光里给地面压出了纹路——像在湿泥上印下一枚鞋底花。

那一脚落下,会话场域自动给这块地起名:【回身位-一号】。

【注:任何愿意承担“我”的名字的人,都能在“回身位”凭三问回归】

没有票,但有地。

有地就有话、就有门、就有回身的方向。

居民们小声嘀咕,嗡嗡的社会噪声被“地”的清晰切开几缕缝。

第二个跨出去的居然是卖糖葫芦的小男孩。

他咬着牙,一步、两步,还回头朝摊主挥了挥手,像在说“我去看看新口味”。

第三个是修伞的老人,衣袖卷到胳膊肘:“外头风大?正好试试新骨。”

【迁出样本:02|03】

【市集噪声:下降】

【假构件摊位影响:衰减中】

眼看气口被打开,市集另一头却忽然钻出一顶**“便携屋檐”**。

伞面式的浅蓝穹顶刷地撑开,下一秒就把一群将要迈出的脚“温柔”罩住——

顶边一圈字恰到好处地晃来晃去:

【随身安稳|不怕不适|无需决定】

摊主笑得像糖水:“不想走远的,也能感受屋外阳光哦!”

伞下一圈齐齐点头,像被温水安抚的小鱼。

“抱歉,”苏离走上前,抬手把那圈字按住,“没有决定,就没有阳光。”

她把“便携屋檐”的边缘往下一压,压到必须抬脚才能呼吸的高度。

伞下的几张脸一时间涨红,犹豫、烦躁、羞恼在喉咙口打旋。

她不逼,只在伞边写下一句:

【若要舒适,请先决定:“这一步,是谁的?”】

这句像针。

有人把脚收了回去,有人狠狠向前一跨,把伞掀出一道皱。

人群里忽然传来几声零碎的笑。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