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他可不记得自己还有这本事,看起来重生回来,身体还是发生了一些,他并没有察觉到的变化。
这是好事。
在无人岛忙活了一天,又是满载而归。
结果开海的前一天。
刮了台风。
等台风过去,等了好几天的渔民们开着船奔赴大海。
虽然刮台风,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并没有闲着,趁着这段时间准备了很多渔网。
到了海上。
粘网,延绳钓,地笼,拖网,轮番上阵。
这让不少村里面的人都叫他不专业,一般大家作业的话都会专精一个方式。
什么都想做,反倒是什么都做不好。
沈文没有想太多,他只是想试一试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作业方式。
结果试了以后,反正是更加迷糊了。
不论是什么作业方式,收获都非常的不错。
“阿文,我觉得粘网咱们可以暂时放一放了。”经过几天的忙活,苏前进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咱们就三个人,粘网虽然说下到海里简单,可收获的时候却很麻烦。”
“渔获太多了。”
“咱们忙活半天,还不如拖网一网搞得渔获多,而且粘网收上来的渔获,品相也要差一些。”
沈文点点头。
也决定暂时放弃粘网。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如果太多收拾起来太麻烦了,如果增加人手的话也没什么必要,因为成本也会增加比较其他的作业方式占的性价比是最低的。
当然也要看情况。
他们下的粘网主要针对于中上层的鱼群,如果有非常好的鱼点,也可以下粘网针对性收获。
延绳钓和地笼相比较而言要更适合他们三个人忙活。
尤其是地笼,扔一次,等个两三天去收一次。
他们平时就只是在延绳钓和拖网,尤其是拖网,收获很不错。
上完带着他们三人做大做强,从十几米的小渔船,换了二十多米。
沈小军和阿青他们也合伙买了小渔船,跟着沈文一起出海。
小溪村的船队,渐渐在海上有了名气。
原因也简单。
他们这些小年轻,收获反正是给他们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渔民还要多。
就没道理。
但运势这回事,就是如此。
一年以后。
方悠悠成功地考上了大学,就在他们市里的海洋大学。
专业就是养殖专业。
这也是沈文建议她去学的。
考上大学以后,方悠悠的父母也不再反对他们在一起。
没办法。
两艘二十多米的拖网船,花了上百万建别墅,存款几百万。
这样的青年才俊,绝对十里八村都找不到的完金龟婿。
虽然方悠悠还在上学,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等到方悠悠大学毕业,就直接结婚,至于坐办公室?
还做什么办公室,直接当老板娘了。
在沈文的支持下,方悠悠做起了养殖生意,互相成就。
小妹沈云还参加奥数比赛,从小就是学霸。
长大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
沈老三作为村主任,带领着小溪村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成了整个镇上的致富典型。
有沈文帮着,避免了很多错误,少走了很多弯路。
老潭更是在两年后,找到了了解他,支持他,愿意陪伴着他的女人。
每个人都有了完美的生活,沈文每每如此,都觉得自己没有白重生一次。
能够改变他以及大家身边他所在乎的朋友,亲人的命运和人生。
这让他有一种无法对人言的成就感。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