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656章 俄罗斯的酒桌文化

第656章 俄罗斯的酒桌文化(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谢尔盖耶夫诺维奇直接把酒杯推到林毅面前:“我们俄罗斯人是非常好客的民族,招待不好你们是我们的悲哀!”

林毅笑着挡开:“生意还没谈完,喝醉了你们可别趁机涨价。”

“放心!” 伊万诺夫推了推眼镜,“喝完这杯,价格再降一个点!”

众人哄笑中,陶小艾轻碰林毅手肘:“少喝点,红菜汤不错,尝尝?” 林毅舀了口浓汤,酸辣味在舌尖散开,耳边还响着安德烈的劝酒声。

其实在国际军火交易市场中,俄罗斯继承自苏联的 “酒桌战术” 早已成为心照不宣的博弈手段。

苏联时期,面对阿三等急于扩充军备的国家,军火商们深谙 “伏特加比合同条款更具渗透力” 的道理。

特别是阿三,每当阿三采购团来访,莫斯科的宴会桌上必然摆满高度烈酒,从琥珀色的伏特加到辛辣的格鲁吉亚白兰地,在推杯换盏间,阿三代表的警惕性被酒精消解,原本锱铢必较的价格谈判、性能要求,都在微醺状态下逐渐松动。

苏联人凭借天生的豪饮能力与精心设计的敬酒话术,常能让阿三以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买下技术参数打折扣的装备。

与阿三的交易历史更暴露出这套战术的有效性。阿三长期依赖俄罗斯提供的军事装备,从米格战机到 t - 90 坦克,从S300防空导弹到航空母舰。每笔交易背后都夹杂着酒桌文化的渗透。

俄罗斯军火商通过 “先醉酒,再签约” 的模式,不仅抬高售价,还在售后维护、零部件供应等环节埋下高价陷阱。阿三虽多次因 “冤大头” 式采购被国际社会诟病,却始终难以摆脱这种被酒精裹挟的交易模式。

这种酒桌策略延续至今,成为俄罗斯军火商对付潜在客户的惯用伎俩。当林毅踏入 57 号餐厅,便陷入了与当年阿三采购团相似的困局 —— 看似热情的劝酒背后,是精心编织的心理战。

俄罗斯人利用酒文化营造的亲密氛围,模糊商业谈判的边界,试图在林毅意识混沌时植入有利于己方的条款。

安德烈他们看到林毅总是浅尝即止,于是举起酒杯撞向林毅的杯子,酒水溅到杯沿:“林,就你这小口抿的样子,在我们这儿可不算喝酒!”

彼得扬诺夫斯基跟着起哄:“林,喝酒不喝多怎么能叫喝好呢?喝到抱着酒桶唱喀秋莎,那才叫痛快!”

娜塔莎直接把酒杯塞进林毅手里:“林先生,这杯敬我们的合作。”

安娜则晃着酒瓶逼近:“林先生,我敬您一杯。”

两人一左一右围堵,餐桌上气氛骤然紧绷。 林毅笑着说道:“你们再这么灌我酒,今晚的谈判也就没有了哦。”

安德烈的笑容僵在脸上,彼得扬诺夫斯基的雪茄灰掉在西装上。谢尔盖耶夫诺维奇咳嗽两声打破沉默:“生意归生意,喝酒随意!”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