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647章 林毅砸下来的超级大单(三)

第647章 林毅砸下来的超级大单(三)(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在价格方面,双方经过多轮协商,最终以35亿美元达成协议,这一金额不仅体现了武器装备的战略价值,也充分考虑了沙特的实际需求与支付能力。

为确保交易保密性,双方约定采用代号沟通,将导弹命名为\"特殊工程设备\",运输车队伪装为\"地质勘探队\",以规避国际舆论关注。

1987年,东风-3导弹的交付工作正式启动。为确保运输安全,中方组建了由特种运输车辆、保障车辆和护卫力量构成的运输编队,从国内西北某军事基地出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沿丝绸之路古道向西部边陲挺进。全程严格执行保密措施,采用分段运输、夜间行驶等方式,成功避开外界监测,最终将导弹安全送达中沙边境。

在边境交接环节,双方采取严格的保密程序,通过暗夜作业完成导弹的转移与核验,确保交易过程零失误、零泄密。

导弹交付后,中方立即派遣由技术专家、军事顾问组成的专业团队,协助沙特进行导弹发射基地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及操作人员培训。

技术专家团队克服沙漠地区高温、风沙等恶劣环境,指导沙特工程人员完成发射阵地构筑、通信系统搭建等基础设施建设;

军事顾问则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对沙特官兵进行导弹操作、维护保养、战术运用等方面的系统培训。经过数月努力,沙特成功建立起具备实战能力的导弹作战体系,东风-3导弹正式列装服役。

国内向沙特出口东风-3中程导弹,是冷战时期特殊国际背景下的一次重要军贸实践。

可是现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导弹技术作为极具战略意义的敏感领域,受到诸多国际条约与协定的严格约束。

诸如《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其旨在防止可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导弹及相关技术扩散,对导弹的射程、载荷等关键参数有着明确限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国对于导弹出口慎之又慎,审批流程繁琐且严苛。林毅提出的地对地导弹射程要求达 1000 公里,这无疑触及了敏感的技术红线。

且不说国际上对这类中远程导弹出口的重重限制,单从国内相关政策法规来看,要实现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导弹出口交易,难度堪称登天。

但林毅心中自有盘算,即便无法直接采购到最先进、射程最远的导弹,也希望通过引入相对先进的装备,为八路军军工科研人员提供借鉴与学习的样本,进而推动白军自身军事技术的发展。

林毅接着向罗天行和周楠说海军装备中的护卫舰和驱逐舰国内 7、80 年代的技术就行,不用太好,一样先来两艘。

鱼雷艇、布雷舰、扫雷舰、运输舰可以多来几艘。其实这是林毅准备在驻扎海参崴的苏联远东舰队撤离后给八路军弄的海军装备。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