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司空过虑了。\"李承乾目光转向他,语气沉稳有力,带着强大的说服力,\"河西军屯改制之初,质疑之声亦不绝于耳!\"
\"言流民难管,言胡汉混杂易生事端!\"
\"然如今成效如何?\"
\"张掖屯垦区,粮秣增收五成!\"
\"屯丁逃亡绝迹!\"
\"甚至有归附突厥人携家带口主动投效!\"
\"何也?\"
\"皆因制度得宜,利益共享!\"李承乾声音陡然拔高,其中带着质问的力量,\"难道我大唐能管好河西屯田的归附胡人,却管不好草原的归附牧民?\"
朝堂上,鸦雀无声......
群臣百官更是面面相觑.....
\"此非能力问题,实乃愿不愿为,敢不敢为!\"
\"河西之成功,便是草原可行之明证!\"
\"些许靡费,相较于未来官牧所出之源源战马,肉食,赋税,何足挂齿?\"
\"此乃一本万利之长远投资!\"
他引用的河西实例掷地有声,让长孙无忌一时语塞。
殿中不少官员,尤其是了解河西实情的户部,兵部官员,都暗自点头。
李承乾却不想给喘息之机,直接竖起第三指:\"其三,重开榷场,畅通商路!\"
\"待定北城初具规模,安全无虞,即在其外围设立定北榷场!\"
\"此非权宜之计,而是效法河西张掖,敦煌大榷场之成功模式!\"
\"严控胡汉贸易,提供庇护,仓储,公平交易之所,朝廷抽取合理商税!\"
\"用河西榷场税赋连月倍增之事实告诉天下商贾,此路通,利无穷!\"
\"此乃控其路,盘活东西商道,抽取巨利之始!\"
提到河西榷场的成功,殿中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显然那惊人的税收数据极具说服力。
\"其四!\"李承乾竖起最后一指,目光如电扫过众人,\"分化瓦解,剿抚并用!\"
\"严令英国公,对薛延陀余孽及各部,务必区分对待!\"
\"凡识时务,主动归降,约束部众,配合新政者,可酌情保留财产,子弟择优入国子监沐化。\"
\"凡冥顽不灵,暗中作乱,袭扰牧场,商路者,务必以雷霆手段,坚决剿灭!\"
\"绝其祸根!\"
\"此乃刚柔并济,恩威并施,瓦解旧部族,收拢人心之策!\"
四条方略,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既有雷霆手段,又有怀柔新政,更将河西三策的成功经验作为最有力的背书和推演依据!
李承乾说完,殿内陷入一片沉寂。
震撼于太子方略的宏大与果决,更震撼于其将河西经验与草原方略如此紧密,有力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已非简单的善后之策,而是勾勒出了一幅彻底消化草原,使其永为大唐臂助的壮阔蓝图!
\"陛下!\"
终于,魏征出列,他虽以直谏闻名,此刻脸上却带着少见的凝重与思索,
\"太子殿下四策,胆魄惊人,思虑深远。\"
\"尤其以河西实效为证,颇具说服力。\"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