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平镇,有一口神秘的古井。这井存在已久,镇里的老人们都说,这井里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平日里,井水清澈甘甜,滋养着镇上的百姓。可不知从何时起,怪事频发。
每到月圆之夜,井中便会传出凄厉的哭声。那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让人毛骨悚然。而且,镇上时常有孩童莫名失踪,最后在古井附近发现他们的玩具。一时间,镇上人心惶惶,大家都说这古井被妖怪占据了,是妖怪在作祟,抓走了孩童。
镇上的富户赵员外,平日里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横行乡里。他见古井闹妖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便想借此机会大捞一笔。他召集了镇上的百姓,说自己愿意出资请高僧来降妖除魔,但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份钱作为酬谢。百姓们为了能摆脱妖怪的困扰,纷纷掏钱。
然而,赵员外请来的所谓“高僧”,不过是个江湖骗子。他装模作样地在古井旁做法事,烧了几张符纸,念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咒语,便声称妖怪已被封印,向赵员外索要了一笔好处费后便溜之大吉。
可没想到,月圆之夜,那凄厉的哭声依旧响起,又有孩童失踪。百姓们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他们对赵员外十分愤怒,可又敢怒不敢言。
就在这时,济公和尚云游到了清平镇。他身着一件破破烂烂、满是补丁的僧袍,脚蹬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手持一把破蒲扇,疯疯癫癫地在镇上走着。听到百姓们议论古井闹妖的事情,济公心中便有了数。
他来到赵员外家,对着正在为妖怪之事发愁的赵员外嘻嘻一笑,说:“赵员外,贫僧听闻这古井闹妖,特来相助。”
赵员外上下打量了济公一番,满脸不屑地说:“你这疯和尚,能有什么本事?别在这儿捣乱,快走快走!”
济公不恼不怒,说:“赵员外,贫僧虽看着疯癫,但降妖除魔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若贫僧能破了这古井之谜,你只需将之前骗百姓的钱财如数归还便可。”
赵员外心中一动,他想着若这疯和尚真能解决问题,自己也不用再被百姓指责,便答应了济公的要求。
济公带着赵员外和几个胆大的百姓拿着灯笼,来到了古井旁。月圆之夜,月光洒在井口,那凄厉的哭声愈发清晰。济公围着古井转了几圈,然后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睁开眼睛,指着井口说:“这妖怪不在井里,而在井外。”
众人听了,都十分惊讶,纷纷问济公妖怪在哪里。济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大家在古井周围仔细搜寻。终于,在古井旁边的一座废弃柴房里,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地道。
济公手持蒲扇,率先走进了地道。地道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他们沿着地道走了没多久,便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地下室。地下室里灯火昏暗,关押着许多孩童。
这时,一个黑影从角落里窜了出来,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赵员外家的管家。管家见事情败露,恶狠狠地说:“疯和尚,你多管闲事,今天谁也别想活着出去!”说着,便从身后抽出一把刀,向济公砍来。
济公侧身一闪,躲过了管家的攻击。他手中的蒲扇轻轻一挥,便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管家击倒在地。管家还想挣扎着站起来,济公走上前去,用蒲扇指着他说:“你为何要装神弄鬼,抓走孩童?”
管家见无法逃脱,只好交代了实情。原来,赵员外的管家联合仆人,吃里扒外,制造了古井闹妖的假象,然后趁机骗取百姓的钱财。而那些失踪的孩童,都被他们藏在了这个地下室里,准备找机会卖到外地去。如果出了事,就嫁祸给赵员外。
济公听后,十分愤怒。他带着众人将管家押回了赵员外家,并将事情的真相公布于众。赵员外家的仆人,吓得脸色苍白,他们没想到自己的阴谋会被济公识破。
在济公的监督下,赵员外将之前骗百姓的钱财如数归还。那些失踪的孩童也被安全地送回了家中,他们的家人对济公感激不已。
经过这件事,赵员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开始洗心革面,换掉了管家和仆人,用自己的财富帮助镇上的百姓,做了许多善事。而济公则依旧穿着那件破僧袍,摇着破蒲扇,继续在人间游历,用他的智慧和慈悲拯救着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们。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