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江南地带,有一座名为安平县的县城。这里原本风调雨顺,百姓们安居乐业,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然而,新上任的县令赵大富却是个贪得无厌、心狠手辣之人。
赵大富一上任,便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他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什么“垃圾税”“粪税”,甚至连百姓家晒衣服都要交“太阳税”。一时间,安平县的百姓们苦不堪言。许多家庭为了交税,变卖了家中所有的值钱物件,依旧负债累累。
这一年,安平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连喝的水都成了问题。可赵大富却丝毫不管百姓的死活,依旧逼着大家交税。他还与当地的恶霸勾结,垄断了县城里仅有的几口水井,将水价抬得极高。百姓们要想喝水,就得花大价钱购买。
灵隐寺的济公听闻了安平县的惨状,心中十分不忍。他身着一件破袈裟,脚蹬一双破草鞋,手持一把破蒲扇,一路哼着小曲,摇摇晃晃地来到了安平县。
济公刚进县城,就看到一群百姓围在赵大富的府邸前,苦苦哀求赵大富能开仓放粮、降低水价。赵大富却站在府门口,双手叉腰,满脸不屑地说:“哼,你们这些穷鬼,拿得出钱吗?没钱就别想从我这里得到一粒米、一滴水!要怪就怪你们自己没本事,活该受穷!”说着,还让家丁们拿着棍棒驱赶百姓。
济公看到这一幕,心中怒火中烧,他走上前去,对着赵大富哈哈大笑道:“赵县令,你这府邸如此气派,想必府中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吧?不如拿出一些来救济这些可怜的百姓,也算积点阴德嘛。”
赵大富斜着眼睛看了济公一眼,轻蔑地说:“哪来的疯和尚,少在这里多管闲事!我凭本事赚的钱,凭什么要施舍给他们?有本事他们也去挣啊!”
济公依旧笑着说:“赵县令,我倒有个办法,能让你既不用拿出钱财,又能让百姓们对你感恩戴德,还能让你在朝廷里博个好名声。”
赵大富一听,来了兴趣,问道:“哦?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济公凑近赵大富,小声说:“赵县令,你听我说。今晚三更时分,你让家丁们在县城的广场上摆上几口大缸。缸里装满沙子。然后在缸上贴上告示,说这是神仙赐下的仙沙,只要诚心祈祷,沙子就会变成香喷喷的白米。到时候,百姓们肯定会纷纷前来祈祷,等他们祈祷完,你再让家丁们把缸里的沙子换成真米,分给他们。这样一来,百姓们会以为是你用诚心感动了神仙,对你感恩不尽,而你也不用花太多钱财,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大富听了,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心想:反正最后还是要给百姓们一些米,按这疯和尚说的办,既能赚个好名声,又能让这些百姓对我更加敬畏,以后收税也就更容易了。于是,他点了点头,说:“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疯和尚,你可别耍什么花样,否则我饶不了你!”
济公拍着胸脯保证道:“赵县令放心,老衲出家人不打诳语,一定帮你把这事办得妥妥当当。”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