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经故难遇设使龟生毛堪采爲衣服
夜月能消氷如经故难遇设使蚊蠓足
堪构爲舟桥能载一切重如经故难遇
设使黄口雀能衔诸大山掷之他方界
如经故难遇设使一叶舟力能载崐崘
浮渡於大海如经故难遇若使诸水蛭
口能生巨齿其大如象牙如经故难遇
设使篷蒿叶能覆无鞅界荫芘无鞅衆
如经故难遇设使鸟枭类同??一巢栖
衔食共相食如经故难遇设使兔生角
堪角爲梯磴上穷有顶天如经故难遇
设使鼷鼠等縁於兔角梯至天能食月
如经故难遇设使驴颜唇色如苹婆果
复能作歌舞如经故难遇设使蝇虫等
能飮钟石酒迷荒而沈醉如经故难遇
尔时
天尊宣説偈已溥告四衆是故持是经人名
功徳身一切有情被其荫故持是经人名神
通身一切吉祥咸臻集故持是经人名清浄
身是诸恶业不能侵故持是经人名威德身
天魔异道不能摄故持是经人名无等身上
帝遥唱万神敬故持是经人名坚固身恶劫
大难不能损故持是经人名道藏身口出语
言鬼神仰故持是经人名慈悲身六道衆生
頼其善故持是经人名大道身出入所在无
怖畏故持是经人召良医身善行妙法安乐
人故持是经人名光明身常爲帝光所摄受
故持是经人名自在身天宫妙境神能游故
持是经人功徳说不可尽
臣谨言曰天书仙格不可泛示下世故经
中动以勿示非人妄傅轻泄爲戒然末世
衆生昏迷不悟傥不示以径级则善念不
萌功徳无积所以天尊説经虽以寳秘爲
戒而玄蕴妙义辄宣剔之不惜此盖上圣
之慈悯也臣奉旨校经敢援是则所以采
摘妙义列造经中今经中修证果位虽未
尝准经文之示三辄爲传之报应品中载
天尊言持经之人所证诸身天府今列此
爲真人之位谓如名功德身即功德真人
之位是也衆生有能勉奉是经诵持不退
当直证此真人之位今四天选举司见有
陞陟是位者衆生宜坚确念虑口诵心持
俾勿犯诸戒俾依如玉音求以上证此品
则九族蒙恩七玄受链非独此身灭灾得
福也敬信无怠同会瑶华卑言苦祝望母
疑惑臣良谨言
又若道士志人能结坛诵经着新净衣於半
夜後??寂独处清浄室中叩齿九通东向端
坐诵咏是经於是时也太眞御几玉妃拂筵
万神班列诸天临坛三界侍卫五帝司迎然
後闭目静思存想是经不觉身处五云之内
俄见其身光明赫奕上昇天宫衆眞下迎心
有所请一切应奉仙丹妙宝随意自取故当
依科闭心奉行此经乃至三世金仙十方大
圣皆从此经依按修奉故顿得超证无上妙
道是此帝也诸天之师衆圣之王是故凡夫
值遇是经致五帝辅翼召使神仙御役神官
运导隂阳千灵敬仰万神慑伏百邪避路羣
魔束形命过之後即得南官受链飞歩上清
逍遥自在与道长存又设复世间衆生?闻
是经心常渴仰能於家中择清净处画帝形
像日夜虔虔晨昏济济香花灯果尊重供养
称名瞻礼是人当得三十种上妙功徳
一者诸仙讃重二者先亡生天三者宿殃解
脱四者所往通逹五者无盗贼事六者所求
遂心七者除水火戹八者横事潜消九者夜
梦吉祥十者疾病不临十一者智慧聪明十
二者人见欢喜十三者衣食丰盛十四者子
孙荣贵十五者六亲见喜十六者门族和睦
十七者除三恶报十八者转女成男十九者
形容端严二十者爲国大臣二十一者生爲
帝王二十二者鬼神钦仰二十三者得宿命
通二十四者诸神护念二十五者九族受荫
二十六者处世长年二十七者有情赖善二
十八者魔王保迎二十九者决超三界三十
者白日上昇
尔时
天尊复吿四衆此经功德能碎鐡围诸山竭
苦海水破大地狱拔重罪苦降暴恶魔护诸
国土能灭一切恶鬼能除一切重病能解一
切恶毒能灭一切恶人能伏一切毒兽能摧
一切邪道一切诸天皆令降伏其余功德说
不可尽尔时道场大衆金仙菩萨眞圣眷属
闻是说已欢喜踊跃稽首敬礼而作颂曰
大哉至道无宗上眞上度诸天下济幽魂
上无师祖惟道爲身丹台紫府金阙玉京
秘此妙法溥福含灵灭我万罪增我遐龄
万神朝礼魔王保迎功德昌盛黄籙书名
渺渺亿劫使我长存
於是衆等说是颂毕稽首归依奉辤而退
臣谨言曰尊莫尊於诸天也而大弥罗天
乃天中之天贵莫贵於诸帝也而
玉皇上帝乃帝中之帝故天尊言曰是此
帝也诸天之师衆圣之王惟是帝处至尊
至贵之位无与等无能胜是以衆生能萌
尊重之心则功德无有与之并者或起轻
慢之心罪报亦无有与之并者所谓三十
种上妙功德特天尊举其要略而品中具
载罪报亦天尊姑言其梗槩也衆生苟有
庆幸得观是经宜三复玩味即良此言始
终反复观之於是经也留神储思勉勉诵
持积至三年功德无量臣旣奉校经之旨
谨专具奏仰乞帝旨专署一司校録诵持
玉皇本行经之人所积功绩以示神报帝
德慈悯必俞所请也经末示此衆生宜知
之臣良谨言
髙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下
奏陈表文
臣昨奉诏校正
本行集经恭准宸翰令臣俟毕奏陈者臣闻
垂世立教舍上智以奚堪删诗定书必圣人
而後可盖典诰示斯氏之绳准而诂训爲格
言之筌蹄傥一字之弗谆实万世之取误故
述而不作者先哲所重而辞弗能措者大儒
莫膺信系属之非轻致倚任之不易恭惟
玉皇本行集经秘傅金口妙藴琼宫下仙难
可获闻浊世罕能忽见玄义邃沧溟之逺眞
机崇崐岳之高言言彰解脱之门语语鼓清
净之吹叹之莫尽即以奚穷偶历时之过多
忽傅本之致误?雾固何伤於日月小疵庸
曷损於琼瑶岂期圣虑之过慈犹欲寳文之
全善诞颁温诏宠命愚臣俾摅狂斐之才直
膺諟证之职纶音震响耳然惷听之琳琅宸
翰挥扬豁尔尘襟之开廓臣逊辤惟切委畀
寖隆顾猥贱之非材第忪栗而抱愧重付眷
懐之难咈用驱驽质而敬承喜惧交驰谦伏
靡暇敬竭爝火之见仰助阳晖之明於卷首
则摘品而分章至次编则总意而明义证譌
谬者三十有八更乖误者四十有三虽始终
品秩犹未殚参校之全而前後句音尚不罄
??抉之备第爲人世流传之久恐重民间疑
惑之多姑令大体之弗踈故即小节而致简
至如指摘譌舛不敢如布缕之详抉剔幽玄
未获若开条之悉盖虑多多爲语乙乙必书
繁则取厌於翫阅之劳演则贾疑於参味之
审其他更革悉未周完谨缮録以进呈乞矜
容而阅视傥有纎毫之裨补愿干明诏之颁
行或乞申命有司再详要义庶免三传散春
秋之诮及无九师微易道之讥臣良刳抉肺
肝玷尘聪眷并匃哀原冒昧之责俾得服勤
职守之卑誓竭金石之诚上荷海岳之惠臣
良下情无任瞻天望圣悚栗战惧俯伏待罪
之至谨具表奏闻伏候敕旨
年月日臣良表
恭准批答云
详奏及阅所上校正经文讫??仁念粹和文
华焕灿精效参详之思审加订证之勤岂徒
谬语之复眞抑且妙义之抉奥矧襟懐之温
厚故文字之清醇灼识情诚重劳精思宜下
玉宸内殿收贮及颁诏诸天从此诵持并可
命南洲及诸洲演化衆眞照此传行母得?
慢外赐尔九光寳节八景珍舆以旌劳绩切
宜祗受副此眷懐故兹批答想宜知悉
月日下
林少华受
苍汝嘉付
诵经感应经中盛验自上古隋唐以\/来古今事实旧尝备载藏
本续略摘数事附于卷後\/以谘此经功德不可思议
陈
隋时会稽人擢第入金门集释褐任长城尉
自少诵此经毎至戹难多获助至开元中自
会稽江行之东阳大雨与二十余船同发乗
风挂帆须臾天色昏黑风势益壮至界石窦
上水拥波击前二十余船皆坏急念此经
流中忽有一物状如赤龙横出扶舟因得达
岸俱得活诵经之力
银山老人
饶州人所居采银戸逾万俱是草屋延和中
天火发屋皆烬此居火不及时州牧问老人
有何术法答云奉道年深日诵此经不阙
慕容文逺
隋人病亡七日欲殓忽缩一足遂苏云被一
人追入一城见王者问卿在生有何功德文
逺答贫家无力可修功德惟一心念玉皇经
王称善曰此经欲得闻乎遂延文逺上殿设
一金牀令诵经忽有玉女头翠鳯冠服紫霞
衣手指文远阳间所诵经本跪言其前令分
明读诵毕忽不见出门唯有追吏随行登一
高山见城郭极高峻烟火接天黑气溢地哀
呌之声不忍闻叩头求去使者乃引回家见
形卧牀鬼吏自後推之冥然复活
窦德玄
麟德中爲奉使过扬州渡淮船见一人形惨
悴引一小童坐地上德玄曰天晚别无船来
何不同行遂至中流见本人有饥色与食济
之逹岸德玄上马同行十里间问君欲何徃
答曰我非人乃东岳鬼使徃扬州追大使窦
德玄德玄惊怖下马拜曰我即是德玄涕泗
请计鬼甚愧云公容载设食济急奈何汝急
诵玉皇经一百部当来相报德玄曰世无本
鬼使曰鉢洲灵仙观道士尹嗣玄有正本可
急索诵言讫不见徳玄遂回令人求经本昼
夜不断续诵经一百部因昼卧梦见前鬼使
来唤至一城殿门外使曰且立此当白王使
旣入德玄於外遥闻王怒云尔何故漏泄吾
事爲他作计令左右驱决其使使出袒以示
曰此乃爲公致此引入见王问曰公有大功
德筭未尽人间秩满当生天界召使送回德
玄问使者云我将来官爵如何答汝从此可
改殿中监六十四至左相言讫辤去觉後果
如所言
司马乔卿
唐时河内人永徽间爲扬州戸曹丁母忧结
庐写经庐侧生芝草緑茎朱盖日滴汁一升
食之味甘经毕母於座中语云得汝追悼之
力今可生天
李修
唐显庆中丁父忧发心写此经三部答劬劳
才一部了笔间有五色圆光之炁经毕笔无
所损毎闻异香座前时有花坠後失笔头经
半载夜因见地上有金色光彩示之乃向所
失笔头自然光彩不坏经之功德孝诚所感
父得超升
吕文展
唐开元三年任阆州信道诵此经万卷年衰
牙落向经恳请牙复生如旧时亢旱刺史令
祈雨诵经一徧随获霈然又苦霖潦别驾复
令祈晴立霁又一夜诵此经见屋内光明若
昼有王者数人与诸仙衆长跪合掌礼拜称
善文展大惊下座回礼云文展无道法得圣
贤如此恭敬罪当万死王者云我等皆天人
魔王适向诸天见此人间有光照烛故寻光
化身下降云珍重而去岀金匮\/灵文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