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王朱权的联络下,几位淮西勋贵果然在朝堂上为朱棣发声。
“陛下,燕王对大明忠心耿耿,我等可以作证。此次谣言必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还望陛下明察,不要让忠臣寒心。”一位淮西勋贵站出来说道。
其他勋贵也纷纷附和:“陛下,燕王一心为大明,绝无谋反之意。”
朱元璋看着这些淮西勋贵,心中对朱棣的疑虑彻底打消。“朕知道了,你们的话,朕会考虑。此事朕定会彻查,不会让忠臣蒙冤。”
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看到淮西勋贵都出面为朱棣说话,心中的疑虑也渐渐消散。“既然淮西勋贵都如此说,看来燕王确实是被冤枉的。我们也不应再怀疑他了。”一位大臣低声对旁边的人说道。
朱棣得知淮西勋贵为自己说话,心中对李萱和朱权充满感激。“多亏了母后和宁王,本王在朝堂上的危机暂时得以缓解。只是,朱雄英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需小心应对。”朱棣对谋士说道。
谋士点头:“王爷说得对。朱雄英被禁足,心中肯定怨恨王爷和皇后娘娘,定会想出更恶毒的办法来报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而在东宫,朱雄英得知谣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朱棣得到了淮西勋贵的支持,心中又气又急。
“这个李萱,竟然坏了本太孙的好事。还有那些淮西勋贵,竟敢帮朱棣说话。”朱雄英愤怒地说道。
“殿下,事已至此,您也别太生气。我们得想个新的办法,不能再让朱棣和李萱如此得意。”谋士劝说道。
朱雄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本太孙听说,朱棣与北方一些部落有贸易往来。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说他私自与外敌通商,谋取私利,意图危害大明江山。”
谋士眼睛一亮:“殿下此计甚好。只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些证据来支持这个说法,否则难以让陛下和大臣们相信。”
朱雄英冷笑一声:“哼,证据?我们可以伪造一些书信,就说朱棣与北方部落首领往来的信件,商议通商事宜。只要做得逼真,不怕他们不信。”
谋士点头:“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安排人手伪造书信。”
与此同时,在后宫,李萱也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朱雄英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一定会想出新的阴谋。
“孙贵妃,朱雄英肯定还会有动作。你让情报网继续留意东宫的动静,一旦有任何消息,立刻向本宫汇报。”李萱说道。
孙贵妃点头:“是,娘娘。臣妾已经安排好了,情报网会密切关注东宫的一举一动。”
不知朱雄英能否成功伪造出足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诬陷朱棣私自与外敌通商,而李萱的情报网能否及时察觉朱雄英的阴谋,朱棣又将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新危机,大明王朝在这后宫朝堂联动、危机暂解又生的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雄英的谋士领命后,立刻找来擅长伪造书信的人,开始精心伪造朱棣与北方部落首领商议通商的信件。他们模仿朱棣和北方部落首领的笔迹,编造着逼真的内容。
“大人,这几封伪造的信件,您看看是否可行?”伪造者将信件呈给谋士。
谋士仔细端详着信件,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嗯,模仿得十分逼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再仔细检查一遍,不要留下任何破绽。”
与此同时,李萱的情报网也在密切关注着东宫的动静。情报人员日夜监视着东宫的出入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大人,近日东宫似乎来了一些神秘人,形迹十分可疑。但我们还没能查明这些人的身份。”一名情报人员向孙贵妃汇报。
孙贵妃心中一紧:“继续跟踪这些神秘人,一定要弄清楚他们的来历和目的。这很可能与朱雄英的新阴谋有关。”
而在王府中,朱棣也在与谋士商讨应对之策。
“王爷,朱雄英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您觉得他下一步可能会从哪个方面入手?”谋士问道。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本王猜测,他可能会继续在本王与北方的关系上做文章。之前他就诬陷本王通敌叛国,这次说不定又想出了什么新花样。”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