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之中,那些嫔妃们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擅长伪造信件的江湖术士。她们将自己的计划详细告知术士,并许以重金。
“只要你能伪造出逼真的信件,暗示皇后与朱棣意图谋反,这些银子就是你的。事成之后,还有重赏。”一位嫔妃对术士说道。
术士看着桌上的银子,眼中闪过贪婪:“娘娘放心,小人伪造信件的功夫,在这京城中无人能及,包您满意。”
几日后,术士将伪造好的信件交给嫔妃。信件模仿朱棣和李萱的笔迹,内容写得有模有样,仿佛他们真的在密谋造反。
“姐姐,这信件看上去天衣无缝,我们该如何让陛下发现呢?”一位嫔妃问道。
“我们可以买通陛下身边的一个小太监,让他找机会把信件放在陛下的书房中。陛下每日都会在书房处理政务,肯定会发现。”另一位嫔妃说道。
于是,她们又开始设法买通朱元璋身边的小太监。而这个小太监,平日里就有些贪心,看到嫔妃们给出的丰厚报酬,很快就答应了。
“娘娘放心,小人一定找个合适的时机,把信件放在陛下书房显眼的位置。”小太监拍着胸脯保证。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朱雄英经过谋士们的努力,成功联络到了几位有影响力的大臣。他们约定在早朝时一起弹劾朱棣。
早朝之上,大臣们分列两旁。朱雄英站出来,向朱元璋行礼后说道:“陛下,儿臣有本奏。近日,儿臣发现朱棣皇叔在军中行为多有不妥,他擅自调动军队,扩充自己的势力,意图不明。儿臣恳请陛下彻查,以保大明江山社稷安稳。”
说着,朱雄英呈上了他们收集到的一些所谓“证据”,其实大多是经过歪曲和夸大的线索。
支持朱雄英的大臣们纷纷附和:“陛下,朱棣此举实在可疑,还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接过证据,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看着朱棣,问道:“朱棣,皇太孙所言是否属实?你作何解释?”
朱棣心中暗恨朱雄英的陷害,上前一步,说道:“父皇,儿臣冤枉。儿臣调动军队,皆是为了应对北方边境的突发情况,且事先已向兵部报备。至于扩充势力,更是无稽之谈。这分明是皇太孙在蓄意陷害儿臣。”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支持朱棣和支持朱雄英的大臣们争论不休。
朱元璋看着争论的大臣们,心中十分头疼。他深知朱棣在军中的重要性,但朱雄英的弹劾和呈上的证据又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此事朕会仔细调查。朱棣,你暂且退下。朝堂之上,诸位爱卿也不要争论了,一切等朕调查清楚再说。”朱元璋说道。
朱棣心中郁闷,但也只能退下。他知道,这次朱雄英来势汹汹,事情恐怕不会轻易平息。
而在后宫,那个小太监趁着朱元璋去御花园散步的间隙,偷偷将伪造的信件放在了书房的桌子上。
不知朱元璋看到信件后会作何反应,朱棣能否成功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李萱又将如何应对后宫即将到来的危机,大明王朝在这后宫阴谋初现形、朝堂弹劾风云起的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