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文学家及其作品
一、王勃
小传: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原籍太原祁县,移居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隋朝哲学家王通的孙子。据传说,他自幼聪明过人,七岁就能写文章,而且写得很快很好。
十四岁时,有人推荐当殿对策,授任为朝散郎。随后作沛王府修撰(担任写作和编纂的官)。
当时诸王之间盛行斗鸡游戏,王勃戏作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高宗看了很生气,认为放肆,把他赶出王府。
后漫游蜀中。曾任虢州参军,又因罪被革职,并且连累他父亲,也被贬为交址县令。676年(上元二年十二月),他往交址省亲,在渡海时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是初唐的重要作家,诗文在当时尤负盛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在他短促的生命中,竟能写出方面很多、内容很丰富的着作,补完他祖父有录无书的着作共25篇。以创作而论,他的诗文在“四杰”中也是最有特色的。
《王子安集》十六卷,有很多作品中透露出才高自负的傲兀情绪,和位卑不遇的牢骚。他的诗正像他的文,标志着新旧的过渡。
从传颂的佳句,如“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可见他的诗风清新、质朴。他存诗不多,而语意每每重复,这也足以说明他的意境的局限。
王勃的作品
1、《滕王阁序》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俱,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