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兵们动作麻利地在迎客厅内设下香案,三牲祭礼、黄纸朱砂一应俱全。
晁盖亲手点燃了三炷高香,青烟袅袅升起。
秦桧问道:“敢问天王贵庚几何?”
“今年...三十有二。”
“秦大人,贵庚几何?”
“虚度三十三载。”
秦桧三十三岁,晁盖三十二岁。
晁盖闻言,当即撩袍跪倒在香案前:“如此说来,秦兄年长一岁,当为兄长。请受小弟一拜!”
秦桧连忙扶住晁盖手臂,声音竟有些哽咽:“贤弟快起!今日得遇知己,实乃秦某三生有幸。”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方玉佩,“此乃家传之物,权作信物。”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玉佩上泛出了幽幽的青光。
晁盖接过时突然发现,这件玉佩竟然与自己穿越前,在古董市场上见过的那块一模一样,这块玉在现代社会可是价值连城呀!
当时的古董商人还说,这乃是宋朝一位丞相的家传之物,当时自己还不相信,没想到却是真的。
两个人又重新落了座,晁盖吩咐亲兵撤掉残羹剩饭,又重新摆上酒席。
这次,晁盖和秦桧再说话,便和方才大不一样了。
在古代,义结金兰可是非同小可,尤其是对秦桧这样的读书人,还有晁盖这样的武林豪杰,更是视若神圣。
不像现代社会,闺蜜对闺蜜之间竟然也能下死手。
而在古代,一旦拜了把子,那可是比亲兄弟还要亲。
晁盖看着眼前这位新结拜的“义兄”,心中百感交集——他既看到了一个尚未被权力腐蚀的士大夫,又仿佛看到了未来那个陷害岳飞的奸相。
“兄长,”
晁盖亲自为秦桧斟满一杯酒,
“如今你我既为兄弟,有些话小弟不得不说。”
秦桧正色道:“贤弟但说无妨。”
“兄长此番回京,前途未卜啊!”
晁盖压低声音:
“如今朝中蔡京、童贯之流把持朝政,金人又虎视眈眈。若兄长一味刚直,恐遭不测;若随波逐流,又恐...”
话未说完,秦桧已明白他的意思。
他长叹一声:
“为兄岂不知此中利害?只是...”
他忽然略带悲凉的说道,
“贤弟可知,我此次返乡奔丧,实则是受太学生陈东等人所托,暗中联络江南士子,准备联名上书弹劾六贼。”
晁盖闻言大吃一惊,这与他所知的历史截然不同!
在原本的历史中,此时的秦桧应该还是籍籍无名之辈。
“兄长万万不可!”
晁盖急道,
“陈东等人去年才因上书被贬,如今朝中奸党势大,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
“哈哈哈...”
秦桧长声笑道,
“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有人站出来,为了国家,为了社稷,我项上这颗人头又算得了什么?”
宋朝文人的骨气,宋朝文人的铁骨铮铮,在秦桧身上彻底展现出来。
“兄长大义,小弟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晁盖不只是嘴上说佩服,心中也是赞叹不已,难道自己先入为主,错看了这个时空的秦桧?
还是说...历史的轨迹早已因自己的到来而改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