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胤见袁术欣喜,继续道:“主公,还有一件更大的喜事。”
袁术连忙坐直了身子,眼神发亮:
“哦?什么喜事?”
“兖州士族愿请主公出兵驱逐张绣,助他们重返兖州,并承诺大军所需的粮草,由他们全数供给。”
袁术闻言,猛地一拍桌子,眼睛瞪得溜圆:
“此言当真?”
韩胤点点头,语气确定:“确凿无误。起初他们推三阻四,不肯出这份力。
属下便晓以大义,直言如今世间唯有主公,才有能力驱逐张绣。他们无奈之下,终是低头。”
袁术喜笑颜开,连连点头,激动地说:
“韩胤啊,你可真是我的萧何啊!有你在,我无忧也!”
韩胤躬身,略显激动:“在下能为明主效力,实乃三生有幸。”
袁术感慨道:“你我君臣,必能成就一番佳话!”
语罢,他又皱眉问:“只是...你不是曾说,要招降张绣吗?如今又要讨伐?”
韩胤神情微凝:“正是此事,臣亦感困惑。我前后派了数批使者,皆不得见张绣。
不论张绣是否愿降,至少应出面回话才是,如今这般,确实蹊跷。”
袁术闻言,眉头紧锁,神色也多了一丝疑虑。
韩胤道:“臣以为,主公可先顺应兖州士族,假意出兵,以取军资。
暗地里则继续遣人联络张绣,不妨双线并行,以观其变。”
袁术思索片刻,点头赞许:“好计策,就依你所言。这件事,全权交与你处理。”
“是。”
韩胤接着劝道:“主公,如今兖州士族为主公献钱献粮,极大的减轻了您的开支。
若主公登基后能施恩减免百姓赋税,以示仁德,必能博得民心,让天下人称赞主公的贤德。”
袁术本还喜笑的面容,骤然冷了半分。他心中冷哼:
一群贱民,何须体恤?我登基为帝,乃是天命,与这些贱民何干?
于是他一挥手,平淡的回道:“此事,再议吧。”
韩胤听出其意,只得低头应道:“是。”
另一边,长安,韩韬的府邸。韩韬端坐上位,下方站着贾诩,李儒等心腹文武。
韩韬道:“此番,我将天子与百官接至长安,今后每月举行一次朝会,所有官员集中一起,共议军国大事。”
众人闻言神色微动。
贾诩略一思索,眉头微蹙:“主公,此前国事皆由您与我等心腹商议,那些忠于天子的官员多是各司其职,并未参与决策。
如今若将他们一并纳入议事,到时候恐怕会泄露您的机密。”
韩韬静静看着贾诩:“我知你所虑。但倘若事事只听近臣之言,长此以往,定有疏漏之患。
故我意已决,朝会上仅谈天子亲近官员掌管之事务,涉及私密之事还是我等私下议论。”
“那天子是否出席?”李儒又问。
“自然不必。”韩韬语气平淡。
“人皇殿可已完工?”韩韬转头问程昱。
程昱一拱手:“启禀主公,人皇殿已可使用,正可作为朝会之所。”
韩韬点点头:“那便传令下去,告诉百官,自今日起,每月月初,于人皇殿议事,文武百官,皆不得缺席。”
众人齐声道:“ 是!”
李儒问:“首次朝议,定于何日?”
“就明日吧。”
...
次日清晨。韩韬率众前往天王宫。整座天王宫尚未完全竣工,数十万民夫仍在各处赶工,但矗立于宫城正中的人皇殿,却已气势恢宏,震撼天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