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诗词一万首 > 第142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二》

第142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二》(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 解析: “王室之乱”强调了汉朝王室所面临的混乱局面,这种混乱已达到极其严重的程度。“靡邦不泯”中,“靡”表示无、没有,“邦”指诸侯国或地方势力,“泯”有灭亡、消失之意,意思是没有一个地方不受战乱影响而不陷入混乱、衰败。此句进一步渲染了汉朝末年战乱的广泛性和破坏性,整个国家因王室的混乱而陷入全面的动荡与衰败,没有一处能够幸免,突出了局势的严峻和危急。

6. 如彼坠景,曾不可振

- 解析: “如彼坠景”运用比喻,将汉朝末年的局势比作坠落的太阳(“景”通“影”,这里指日光)。太阳本是光明、强大的象征,而坠落的太阳意味着光芒消逝、力量衰退,无法挽回。“曾不可振”中,“曾”表示竟然,强调出乎意料,“振”意为振兴、挽救,即汉朝末年的局势如同坠落的太阳,竟然到了无法挽救、振兴的地步。此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汉朝末年局势的不可逆转,展现了诗人对汉室衰落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7. 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 解析: “乃眷”表示眷顾、关注。“三哲”一般指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和孙权,他们在汉朝末年的乱世中崛起。“俾”是使、让的意思,“乂”表示治理,“斯民”指百姓。此句指出在汉朝末年局势无可挽回之时,出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位杰出人物,他们各自割据一方,致力于治理自己的领地,使当地百姓能够在乱世中得到一定的治理和庇护,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势,体现了这三位人物在乱世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8. 启土虽难,改物承天

- 解析: “启土”指开拓疆土,曹操、刘备、孙权在乱世中各自建立政权,开拓自己的领地,这个过程充满艰难险阻。“改物”原指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这里指建立新的政权和统治秩序。“承天”表示他们认为自己建立政权是秉承天命。此句总结了“三哲”在乱世中的成就,尽管开拓疆土困难重重,但他们成功建立了新的政权,并且以承天命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性依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以及新政权对自身统治合理性的宣扬。

……

句译:

1. 在汉之季,皇纲幅裂

- 翻译:在汉朝的末年,国家的统治纲纪像布帛一样大幅撕裂,彻底崩溃。

2. 大辰匿耀,金虎习质

- 翻译:象征帝王的北极星隐藏了光芒,代表割据势力的金虎逐渐养成壮大。

3. 雄臣驰骛,义夫赴节

- 翻译:野心勃勃的臣子们四处奔走追逐权力,忠义之士为坚守节操而行动起来。

4. 释位挥戈,言谋王室

- 翻译:他们放下自己的职位,拿起武器,宣称是为了谋划王室的安危。

5. 王室之乱,靡邦不泯

- 翻译:王室陷入混乱,没有一个地方不因战乱而衰败。

6. 如彼坠景,曾不可振

- 翻译:就像那坠落的太阳,竟然无法再振兴起来。

7. 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 翻译:于是出现了三位贤哲,他们致力于使百姓得到治理。

8. 启土虽难,改物承天

- 翻译:他们开拓疆土虽然艰难,但建立新政权并宣称是秉承天命。

……

全译:

在汉朝末年,国家统治的纲纪如大幅布帛般崩裂瓦解。

象征帝王权威的北极星隐匿了光辉,割据一方的势力趁机坐大养成。

野心勃勃的臣子们竞相奔走,追逐权力,忠义之士则为坚守忠义挺身而出。

他们舍弃官位,拿起武器,声称要为王室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王室陷入混乱,致使天下各地无不因战乱而衰败。

这局势犹如坠落的太阳,竟到了无法挽救振兴的地步。

幸而出现了三位贤能之士,他们肩负起治理百姓的重任。

他们开拓疆土之路艰难万分,但建立起新的政权,并称是秉承天命。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