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它成功获取了首张清晰的巨卵顶部照片,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3 架无人机被金刚视为入侵者而击落。
然而,这并未阻止帝王组织探索的脚步。
1995 年,一批队伍携带地底探针从岛外隧道钻入,开始探测能量脉络。
这一探索让科学家们发现,巨卵的根系竟然深入地幔,深度至少达到 30 公里,而且吸收能量的速率每年还在以 0.7%的速度增长。
这一发现,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巨卵所蕴含的巨大威胁。
……
而另一边,在对金刚的研究方面,这一阶段也取得了显着的进展。
通过长焦观测,科学家们确认了金刚会驱离靠近巨卵的所有生物,甚至连鸟类也不放过。
这一行为进一步证明了金刚对巨卵的守护是全方位的。
对这片区域获取的金刚毛发样本的分析显示,其端粒出现了异常延长的现象,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受到杰顿辐射的影响,并且据此推定金刚的寿命足以超过千年。
这一发现,让人们对金刚的认识又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为了降低金刚对无人设备的攻击性,1998 年,帝王组织在投食中增加了锂盐镇静剂。
这一举措虽然效果有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双方的关系,为后续的研究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但是,在1999年,一些事件的发生,似乎改变了人类的看法。
……
……
洞顶坍塌的尘埃沉寂了二十六年。
巨卵深陷于崩塌岩层围成的天然巨坑中,如同大地伤痕深处凝结的血痂。
当年那次惊天动地的电击测试引发的连锁塌方,最终阴差阳错地锻造出一个幽邃、庞大的盆地。
塌陷形成的巨大裂口裸露在地表,若是从空中看去,就像是骷髅岛黑色森林腹地睁开的一只狰狞巨眼。
透过这数千米直径的裂口天窗,阳光只有每日正午直照时,才能够一窥巨坑底部,平日里,只有稀薄的光线渗入。
只是,巨茧本身散发的红光较之以往,变得更为内敛、深沉。宛如冷却的熔岩,只在纹理深处蕴藏着涌动不息的灼热能量。
然而,坑壁之上,二十六年时光已悄然覆上了一层诡异的“新皮肤”。
那不再是自然的岩石或蕨类。
无数细密的、闪烁微弱莹蓝色荧光的“根须”或“藤蔓”,如同活物般从巨卵底部蔓延而出,顽强地附着在坑壁四周陡峭的岩体上。
它们细密地交织、攀爬,形成一层半透明、覆盖着坚韧表皮的网状结构,不断向上蔓延,甚至部分延伸到裂口边缘的地表附近。
这些藤蔓表面流动着时明时灭的光丝,色泽与巨卵纹理中的红光与绿芒同源。
它们是斯菲亚因子活跃的证明,是杰顿无意识散发出的能量,与大地、岩层甚至空气相互作用后,催生出的“共生植装”——一种能量化的生物质装甲。
它们是屏障,是感知的延伸,是汲取地脉与辐射的根系,也是巨茧内沉睡意志对周遭环境无声的同化与改造。
这些“斯菲亚藤蔓”的脉动节奏,与坑底那巨卵深处传来的声音完全一致:
“嘟……嘟……嘟——芝——顿——”
心跳般沉稳有力,二十六年来从未改变。
每一次搏动,藤蔓网络的光芒便随之明灭一次,坑壁上细微的尘埃随之轻轻震落。
地表的裂口边缘,阳光被切割的阴影里,矗立着几根造型冰冷的金属桩柱。
它们深深嵌入岩石,顶端旋转着类似雷达锅的装置,表面覆盖着蜂窝状的透镜和细密的天线。
这是监视之眼——人类科技的触角。
它们存在于此,已经很多很多年了。
……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