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久后了望塔报告,远处海平线上又出现了更多寇船的身影,显然是在诱敌深入。
\"保持队形,继续向金门前进。\"郑琦命令道,\"海寇若敢靠近,坚决打击;若只尾随,不必理会。\"
接下来的航程中,海寇寇船队如影随形,但忌惮明军强大火力,始终不敢靠近。舰队一路南下,经过大陈岛、台州外海,逐渐接近福建水域。
正月的东海,天气变幻莫测。时而海风呼啸;时而暴雨倾盆,能见度不足十丈。将士们顶着风雨,坚守岗位,毫不懈怠。
这一日,了望塔突然传来激动的呼喊:\"金门!看到金门了!\"
张好古急忙登上甲板,只见远处海平面上,一座岛屿的轮廓逐渐清晰。更令人振奋的是,岛屿附近停泊着上百艘战船,旗帜鲜明——正是福建水师!
\"发信号,告知我方身份!\"郑琦命令道。
信号旗升起,号角声回荡在海面上。很快,福建水师也回应了信号,并派出引航船前来接应。
当\"镇海\"号缓缓驶入金门港湾时,张好古不禁唏嘘。历时六天,跨越风暴,三万水师终于安全抵达目的地。
福建副总兵郑芝龙亲自登船迎接:\"张大人一路辛苦!福建水师五万将士、四百战船已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
港湾内,近千艘战船桅杆如林,旌旗蔽空。马嘶人喊,战鼓声声,一派肃杀之气。这支由多省水师组成的庞大舰队,即将开启收复台湾的征程。
当晚,金门岛上灯火通明。张好古召集各省水师将领议事,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郑琦、李明忠与郑芝龙、等将领围坐一堂,共商大计。
\"据探报,红毛番主力盘踞在澎湖一带,约有战船三百余艘。\"郑芝龙指着海图说道,\"他们以澎湖为基地,袭扰福建、广东沿海,气焰嚣张。\"
郑琦沉思片刻:\"我军虽有兵力优势,但敌寇熟悉当地水文,且船小灵活,不可轻敌。\"
李明忠提议:\"不如先派快船侦查,摸清敌寇布防,再制定详细进攻方案。\"
众将纷纷建言,最终张好古拍板决定:\"明日先休整一日,后日派侦查船队前往澎湖。各部做好战斗准备,务必一举歼灭倭寇,还我东南海疆太平!\"
议事结束,众将离去后,张好古独自登上\"定海海\"号甲板。夜空如洗,繁星点点,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身。他望着无垠的大海,思绪万千。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