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411章 这不是幻觉,而是事实

第411章 这不是幻觉,而是事实(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面对李元霸,各路诸侯还能利用他的某些缺陷设下圈套,但李存孝却毫无破绽可寻。

也许他的统帅能力并非顶尖,但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武力,已然成为不可战胜的存在。

正如原着所描述,李存孝曾横扫天下,无人能敌。

然而,最终却因李存信和康居力的背叛,惨遭“五牛分尸”

的酷刑。

即便如此,若非他自己透露应对之法,他也未必会丧命。

由此可见,即便如此强大的人物,也难逃被自己人暗害的命运。

因此,诸侯们的担忧并非多余。

表面上看,李存孝似乎毫无弱点。

但如今,他在林枫麾下效力,而林枫深知历史与演义,绝不会让悲剧重演。

加上西凉上下一心,更不会有奸佞小人如李存信般兴风作浪。

故而在这一世,李存孝想要以这种方式离世,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人们了解到李存孝的事迹后,无不感叹。

这位被金榜誉为“华夏历史武力巅峰”

的武将,居然仅排名第二。

那么,排名第一的究竟有多强大呢?或许,他才是真正的“历史武力第一人”

毕竟,天道认证的李元霸也只能屈居第三,而李存孝虽为第二,但也被称为“武将武力天花板”

由此推断,金榜第一的武力之强,恐怕已超越常人想象。

要压制李存孝和李元霸这两位被誉为“历史第一”

的人物,仅凭金榜第一的身份显然不够。

若金榜第一无法被称为“历史武力第一人”

,就难以服众。

否则,人们可能会质疑金榜的公正性。

李存孝的上榜引发了广泛震惊,也激发了人们对金榜第一名实力的强烈好奇。

---

兖州昌邑,曹操看到李存孝上榜后感慨道:“想必大家都看到了李存孝的历史战绩。”

他希望众人发表意见。

随后,谋士荀彧出列表示:“主公,李存孝的实力确实令人敬畏。”

其他文武官员则议论纷纷,对这位名将的实力充满敬意和警惕。

各大诸侯对此也十分关注,有的深感震惊,有的则心生招揽之意。

金榜所言,李存孝仅费数日便攻下汉中,实在令人震惊。

我们之前还认为西凉王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拿下汉中,但没想到李存孝连一周都没用到。

荀彧停顿片刻,突然提高声音,神情严肃:“主公,李存孝是大敌!他的威胁远超李元霸!”

他话音刚落,戏志才和程昱也表示赞同:“主公,确实如此!李存孝不仅武力出众,用兵之道同样高明。

他能被金榜评为‘千古第一将’,绝非浪得虚名。”

三人一致认为,李存孝不仅武力超群,更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

而相比之下,李元霸更多依赖蛮力,缺乏智谋。

听到三位谋士的分析后,曹营众人随声附和,虽然他们未必完全理解,但跟随三位主心骨不会出错。

即便有误,责任也由荀彧、戏志才和程昱承担。

曹操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这是曹营一贯的决策模式。

自从天道发布金榜以来,每次查看榜单时,情况总是相似。

曹操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他本就只关心荀彧、戏志才和程昱三位谋士,其他人不过是形式上的问候。

以曹操的智慧,其余人自然无法相比。

众人也深知这一点,因此选择沉默,毕竟少说少错。

他们不像荀彧那样自信自己的判断,而且荀彧等人经常被打脸,尤其是涉及西凉王林枫的内容时,几乎全是错误。

然而,曹操从未责怪他们,因为他自己的看法也大致相同。

每当荀彧被打脸时,曹操又何尝不是一样?但他毫不在意,只是笑笑带过。

若是换作袁绍或袁术这种爱面子的人,荀彧等人恐怕早就被严厉批评了。

郭图便是个例子,多次被金榜打脸后,已被袁绍冷落,提出的建议也被当作负面教材。

偶尔有人认可他的意见,但最终仍免不了袁绍的怒斥。

这也让郭图萌生了投奔西凉林枫的想法。

当然,郭图和荀彧不可相提并论,两人并非同一层次的谋士。

郭图在《三国演义》中常被视为智谋不足的角色,而荀彧却被曹操尊为首席谋士,堪称辅国贤才。

两者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曹操虽倚重手下谋士的建议,但最终决策权始终在他手中。

当荀彧、戏志才、程昱提出一致看法时,曹操深感认同,并感慨李存孝的强大。

据曹操所述,李存孝临危不乱,在万箭齐发下安然无恙。

他仅凭手中长槊旋转成屏障,便成功抵挡箭雨,护住张辽与高顺。

这一壮举让曹操不禁称其为“天人”

事后荀彧等人才明白虎牢关之战的惊险,也对李存孝的胆识与实力深感钦佩。

李存孝不仅自己安然无恙地穿过万箭齐发,还顺便保护了张辽和高顺等人,最后从容离开。

这个场景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心惊胆战。

谁能想象,在万箭如雨的情况下,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再看金榜上关于李存孝的其他战绩,每一个都让人惊叹不已。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