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突然恍然大悟,但随即回过神来,
什么?
小狐狸说的竟是牛肉?
可我需要的不是你的牛肉之谈,我要听的是你对如何彻底平定草原的大计有何见解!
对李澈而言,世间万物,莫过于眼前这盘牛肉来得重要。
要知道,以往他那位宠溺他的父亲李恪,无论如何宠溺他,都不肯为他宰杀一头健康的好牛。
他所能得到的牛肉,要么是老死的,要么是病死的。
如此一来,要么口感欠佳,要么担心染病。
尽管李澈的身体素质极佳,恐怕全世界的人都病死了,他仍会安然无恙,
但问题在于,身为文明国度出身的李澈,实在无法明知是病牛还吃得下去。
这就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洁癖。
你明知他是掏粪工人,他那双手刚刚还与某个温热的物体亲密接触,即便你知道他已洗手,
但你仍不愿与他握手。
这便是心理洁癖。
因此,李澈已经多年未尝到那香喷喷的牛肉了。
故而,什么狡猾老者,什么哀怨目光,李浩宇丝毫不惧。
让我无缘品尝牛肉,这才是真正难以宽恕的要事。
直至李浩宇大饱口福,随后惬意地长叹一声,轻抚着自己看似小腹的位置……实则,那隐藏的是结实的八块腹肌。
李浩宇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李渊仍用他那忧郁的眼神,凝视着李浩宇。
终于酒足饭饱的李浩宇,似乎察觉到了李渊的不满情绪。
这时,他才在心中继续漫无边际地遐想。
【譬如减肥这等事,无外乎控制饮食,勤于运动。】
【我实在不解,为何如此浅显的道理,竟能让中原历代帝王,足足困扰千年之久。】
【须知,大多草原民族,除去欧罗巴那支外,与汉人实则同源。】
【只是后来,有人偏爱农耕的宁静,有人则热衷策马劫掠。】
【那些倾心于农耕安逸者,筑起城墙,以防那些嗜好掠夺之徒前来滋事。】
【继而,这些筑城之人团结一致,最初的部落制国家由此诞生。】
【而那些惯于抢劫者,则被这些团结的城中人联手驱逐。】
【被逐之后,他们居无定所,加之城中人势力日益壮大,令他们无法在中原立足,只得缓缓向草原迁徙,后为求生,开始放牧牛羊。】
【于是,便有了所谓中原与游牧的界限。】
【这也是昔日匈奴单于,自诩为皇帝后裔的缘由。】
【其实,一两千年前,草原与中原百姓的先祖何以分道扬镳,归根结底,乃是思想相左,理念不合。】
【故而,减肥也好,草原统治也罢,皆需双管齐下。】
【一方面,要成为草原各部落名义乃至信仰上的领袖,一旦他们有纷争,他们会相信你能公正裁决,这就要求大明帝王需理解草原人的心思。】
【以免因文化差异,导致大明帝王一无所知,反而与草原其他部落关系紧张。】
【既然如此,第一步便是要在草原树立威信,儿女联姻等事,不过是增进情谊的一种手段。】
【除了对他们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便是要让他们接纳中原文化。】
【若中原的儒家文化不适用于这些草原游牧民族,毕竟他们勇猛好斗……】
那么,或许能借助宗教来约束他们的思维。
让那些归顺大明统治的草原游牧民族的民众,共同信奉一个神灵,并宣称每位大明君主皆为这神灵在人间的化身。
这样一来,在普通牧民的心底,便会根植起永远不可与大明为敌的观念。
至于上层人士,一方面可借由信仰来收拢人心,另一方面仍需儒家文化的熏陶。
毕竟,儒家文化在这一领域的影响深远。
除去某个特殊时段,众人主动舍弃了自身的儒家传统,多数情况下,外来文化与本土儒家文化碰撞时,最终都会被儒家文化所融合。
朱瞻渊思索至此,腹中的食物已大致消化,心中也生出几分感慨。
毕竟,时常听闻有人非议儒家。
然而,儒家文化真的如此可怕吗?
或许,可怕的是后人对其过度解读吧!
当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丢弃了儒家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后,这个时代真的变得更好了吗?或许社会在飞速发展,但许多人的素养并未随之提升。
他们崇尚西方的重商主义,那是一个被浪漫色彩粉饰过的世界,
却也是社会矛盾重重的根源。
我们深受其影响,同样变得唯利是图。
别看朱瞻渊颇为轻视大明的这些文臣,但他所轻视的,是这一代文臣老去之后,接棒的那些后继者。
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有杨荣这样的人物。
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那个“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朱瞻渊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感叹:我们何时能摒弃那被曲解的儒家,找回真正的儒家精神呢?
朱棣闻言,心中疑惑:不是说得好好的吗?怎么突然提及孔子了?
孔子又怎会有真假之分?普天之下,孔子不就是那位唯一的孔圣人吗?
朱棣不解朱瞻渊为何突然有此感慨,但并未太过在意。
他此刻心潮澎湃。
因为他找到了安定天下的方法,从此北方边境将再无战乱!
“朕,在小智囊的协助下,即将成就一番前所未有的伟业!”
“南北一统,将草原纳入中原的版图!”
当夜,朱棣便召见了本雅里。
本雅里兴奋不已,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最为敬仰的主人朱棣,竟会亲自在深夜召见自己。
这场景真是激动人心。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