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要打锡兰国,我也不会派成国公前去,这一代成国公并无多少作战经验,不过是个纨绔子弟……】
【且慢,】
【我方知锡兰国已被攻占,这老狐狸的消息怎会如此灵通……】
李渊心中的种种抱怨,几乎要溢于言表。
最为愤懑的,乃是镇远侯擅自攻打罗刹岛之事。
你说奉我之命行事,既已得手,我姑且认下。
但我依稀记得,
我仅吩咐尔等贵族勋戚资助人力物力,参与矿业的大开发,并未让你们有任何军事行动!
你们怎能悄无声息地就攻占了罗刹岛?
还有那个老谋深算的李世民……
【老谋子不是不打算攻打罗刹岛吗?】
【为何镇远侯犯错,反倒成了我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契机?这合乎情理吗?不合情理啊!】
【这明显是设圈套让人钻,太不公正了……】
设圈套让人钻?
这是何意?
李世民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奇。
近来国事清闲,使得李世民有暇回味李渊曾说过的那些令人费解的话语。
越想越觉其中趣味无穷。
尤其是此刻,
望着李渊那张几乎维持不住惊讶神情的脸,李世民更是觉得饶有趣味。
“小机灵鬼,你可不能埋怨祖父。”
“谁让这次机会千载难逢。”
“虽然祖父也很好奇,你是如何摆平罗刹岛的。”
“但李治那般无能,我着实未曾料到。”
“我只能及时止损了。”
想到李治,李世民的心情稍稍黯淡了些许。
毕竟,他曾是李世民颇为看重的皇长孙,一度认定的皇位继承人选。
结果呢?
李治横空出世,将他远远甩在身后,这一点暂且不论,毕竟天才与人才不可同日而语。
既生瑜何生亮的遗憾,自古皆有。
可是此番,
李治那小子的无能程度,几乎要突破李世民的底线了。
提前抵达东南海域,率先与方腊余部接头,结果两次都被驱逐,第三次更是直接被镇远侯府的管家截了胡。
你不如人家管家也就罢了。
反正我对你也不再抱有希望了,是吧?
结果呢,三次,整整三次,各种货物装上船,让你去谋取利益,结果你却亏得只剩下几张巨额欠条,拍拍屁股要回京城了。
想到那么多钱,李世民就心痛不已。
“真是个败家的孙子!”
“哪一个都比不上李渊贴心。”
“既能为我出谋划策,又有本事而不喜张扬,是个内敛的好孩子。”
李世民望着李渊,愈发觉得满意,简直快把他当成自家女婿般看待了。
路上,李明远正急匆匆地前往京城,他绝不会料到祖父对自己的评价竟与对李浩然截然不同。
若他知晓,定会一脸愕然,满心愤懑。
“祖父,您这是老眼昏花了吗?您可还记得,从前您最不待见的就是那些内敛之人,总说他们城府深,心术不正,如今怎又成了夸赞之词?”
“我简直不敢相信!”
“若偏心,您直说便是!”
李明远对此一无所知,即便心中有万般不满,也无人倾听。
然而……
在场众人,听了李渊的一番话后,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事情已经清楚了。”
“不就是因为皇长孙把事情办砸了,让皇上觉得他太过无能,甚至比那无能的齐王世子还不堪吗?”
“齐王世子这次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什么都没做,就被皇长孙那一波操作直接推上了太孙的宝座!”
至于李渊所说的,国公爷灭了兰山国是齐王世子下的命令,在场之人皆嗤之以鼻。
齐王世子何德何能,能让国公爷如此听命?
与其说是齐王世子指挥国公爷,大家更愿意相信是皇上私下授意,给齐王世子送功劳。
毕竟,皇上对齐王世子的偏爱,已是众人皆知。
群臣对李渊这次的举动无言以对,尤其是文官们,心中更是愤愤不平。
皇上身为裁决者,却带有私人情感,这实在不妥!
可他们终究没有说出口。
只因这次,皇长孙李明远的表现太过糟糕。
看看这满朝文武,几乎都齐聚在大殿之上。
可太子李承乾呢?
他竟未现身。
想必连太子自己,都对这个曾被称赞为少年英才的儿子感到失望了吧。
“皇上!”
户部侍郎张亮,这位老朋友,满脸不服。
他不能服啊,一旦服了,他这户部侍郎的位置也坐不久了。
太子李承乾和皇长孙李明远,可是他最后的指望啊。
然而……
“拖下去吧。”
面对张亮的泪流满面,李渊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
一群如狼似虎的御林军冲进大殿,将张亮像死狗一般拖了出去。
“……太子不可废!齐王世子不可立为皇长孙!古往今来,从无此等荒唐之事!皇上三思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