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馒头售价二十钱,每日仅限千个,即日收入三万钱!
一天三万钱!
十日三十万,一月九十万!
暴利至极,人人见之皆羡。
然而,你若艳羡,需先思虑能否承受王家的怒火。
咸阳城内,有能力者众多。
苏氏馒头开设于王家铺面之中。
王离每日进出,众人皆明。
故虽心生艳羡,却无人敢在背后施以诡计。
背后虽无人胆敢暗使手段,但正常的商业竞争却始终存在。
许多人私下模仿馒头的制作。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
小麦如何制成馒头?
这成了诸多试图模仿商家面临的首个难题。
如何加工小麦成为关键。
为保守工艺秘密,苏牧将馒头的制作分为两处完成。
小麦磨成面粉的过程全部安排在六村堡进行。
在六村堡加工成面粉后,再运往咸阳城,最后制成馒头。
当然,发面的工艺仅苏牧一人知晓,且仅存一块老面。
这就使得即便有人琢磨出面粉配方,却不懂发面技术,蒸出的只能是硬邦邦的死面馒头。
今日清晨,苏氏馒头门前已聚集多人。
昨日关门歇业时,苏氏馒头宣布即将推出新品,口感更佳,营养价值更高!
不过每日供应量更为稀少,仅百个。
消息传出后,更多人闻讯赶来排队。
清晨,苏氏馒头大门敞开。
十位身着整洁工装的妙龄少女立于门前,名为售货员。
这些售货员皆从六村堡挑选,服装统一定制,彰显苏氏风格。
整齐划一,统一管理。
苏牧称,这是为了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门外人群自觉排成长队。
“诸位客官,今日苏氏馒头即将推出新品,名为‘苏氏花卷’。”
苏牧站在店前,身穿新衣,向人群挥了挥手。随即,一名衣着整洁的售货员将一笼热腾腾的花卷摆上柜台。
掀开盖子,香气四溢,众人纷纷探头围观。蒸腾的花卷表面泛着一层金黄光泽,点缀着翠绿的葱花,看起来格外诱人。
苏牧指着花卷笑着说:“这是我们店的新品,因产能有限,每日仅供应百个,每人限购,每个售价三十钱,绝对是物美价廉的好选择。”
人群中立刻传来一阵惊叹声。不过,发出声音的并不是普通顾客,而是其他商家和商界的竞争者们。三十钱买一个花卷,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十个就是三百钱,百个便是三万钱,而且这还是现在的价格,未来会不会再涨谁也说不准。
苏氏馒头每天的收入接近万钱,月入更是数以十万计。这还只是开始,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新品推出。苏牧曾直言,对于富人而言,几十钱或几百钱并无区别。因此,一些机灵的仆人早已排队等候购买。
很快,花卷就被抢购一空。那位成为苏氏馒头首位客户的中年男子,品尝了一口刚买到的花卷,不禁赞叹道:“真香!既有浓郁的香味,又带有一丝咸味。”他满脸幸福地说道。
苏牧背着手,嘴角含笑。这种花卷的独特风味短时间内很难被复制,尤其是那层诱人的金黄色油光,正是用豆油精心制作而成。
当然可以,以下是经过精修的内容:
没错,正是豆油,由苏牧研发出的压榨豆油,只是目前产量还不高。自然,花卷每日的供应量不会仅限于一百个。
豆油、咸盐、葱花,这三样调料让花卷更加美味。买到花卷的豪门下人们满心欢喜地返回。
没能买到的人决定第二天尽早前来。
苏氏馒头不远处的一家酒楼二楼,乔庄装扮成嬴政,带着李斯坐在窗边,观察着这家热闹非凡的馒头店。
李斯低垂着头,沉默不语,显得垂头丧气。
“走吧,过去看看。”嬴政站起身,李斯默默跟随。
苏氏馒头的后院,在售罄馒头后,年轻售货员们开始清点银两。每天堆积如山的银两让苏牧有些头疼,不知一年后该如何妥善存放。
正思索间,有人通报父亲来访。苏牧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赶忙来到店铺前,见到嬴政与李斯。
见不到李斯时,苏牧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哈哈,爹,老李,你们怎么来了?是来找后悔药的吗?”苏牧毫不客气,直接调侃。
李斯翻了个白眼,保持沉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