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这边,近卫第一师师长朱议汴在后方观察着战局。他满意地看着燧发枪和手雷的配合奏效,重甲骑兵正面压制,轻甲骑兵两翼包抄,正在逐步瓦解俄军的冲锋。\"告诉第三团,准备重点照顾俄军的火药库。\" 他摘下头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目光落在远处的俄军棱堡上,那里的青铜重炮还没有开火,\"只要突破第一道防线,莫斯科的大门就向我们敞开了。\"
晨雾渐渐散去,伏尔加河面上漂着的浮冰被鲜血染红。苏霍夫靠在一棵被砍倒的松树上,看着残余的俄军骑兵正在向第二道防线撤退。他的板甲上布满了刀痕和弹孔,腰间的火绳枪早已不知去向,手中的马刀也卷了刃。远处,明军的战旗在风中飘扬,龙纹在阳光下闪耀,仿佛在宣告着这场遭遇战的暂时胜利。
河水的流淌声与伤员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苏霍夫知道,这只是第一场战斗,更残酷的厮杀还在后面。他摸了摸胸前的双头鹰徽章,挣扎着站起来,朝着第二道防线的方向走去,身后留下一串血脚印,深深印在伏尔加河畔的泥地上。
在明俄两国最精锐的重甲骑兵激烈交锋之际,明军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多样的战术手段。他们不仅拥有犀利的火器,还运用了各种巧妙的策略,最终成功地击败了俄军。
战前,俄军拥有超过一万名重甲骑兵,然而战后能够逃回的却仅有不到六千余人,而原本两万匹战马,最终回到军营的也只剩下不到一万匹。这一惨痛的损失让俄军指挥官谢苗诺夫少将深刻认识到,随着己方龙骑兵的失利,这场防御战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因为他心里清楚,明人手中还有一种能够万箭齐发的神秘装备尚未登场。正当他苦思冥想如何应对明军的火箭炮时,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传来:“将军快看!明人出动‘地狱火’了!”了望台上的了望手惊恐地冲着他大喊。
谢苗诺夫少将的眉头瞬间紧皱起来,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枪,瞄准了望手,果断地扣动了扳机。只听“砰”的一声,了望手应声倒地,随着一声沉闷的重物坠地声响起。
“胆敢动摇军心者,犹如此寮!”谢苗诺夫少将怒目圆睁,大声吼道。他深知在如此紧张的战局中,任何一丝恐慌都可能导致全军崩溃。
紧接着,他下达了一道紧急命令:“传本将命令!骑兵退居最后一道防线,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立刻准备防炮!”
说完,他毫不犹豫的转身朝着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他的指挥部跑去。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