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夸张的是,一百辆火箭炮车竟然被分散在了四处战壕之中!这些火箭炮车犹如蛰伏的巨兽,静静地等待着朱由校的一声令下。一旦命令下达,它们将喷吐出熊熊烈焰,将两里地之外的乌法城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让这座城市尽情享受来自北京的“亲切问候”。
与此同时,四万余名明军官兵如疾风般迅速地进入战壕,他们动作迅速、整齐划一,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这些士兵们士气高昂,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坚信能够抵挡住俄军的任何进攻。
然而,当菲多特得知自己挖掘的战壕如今却成为了挡住自己撤退的最大障碍,甚至可以说是堵死了自己逃跑的所有路线时,他的内心瞬间被恐惧和绝望所淹没。刚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他,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然后对着天花板发出了几声撕心裂肺的高喊:“法克!法克!”
这两声怒吼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随后他的双眼一翻,双腿一蹬,就这样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去见他的上帝耶和华了。城主府内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两天之后,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和权力的争夺,最终贵族骑兵指挥官德米特里·米哈依诺维奇·泽里扬侯爵成功地接过了菲多特的指挥权,成为了这支军队的新领袖。
由于之前菲多特侯爵定下了撤退的总督令,自知实力悬殊、无法与明军抗衡的德米特里,自然不会愚蠢到用自己那如同细胳膊一样的力量去硬撼对方如同粗腿一般的强大力量。因此,他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让两万市民军充当先锋,四万贵族骑兵作为中军,而一万多哥萨克人则负责断后,七万大军同时从城堡东、西两处城门,潮水般涌出,夺门而逃。
德米特里的这道命令简直就是一场混乱的大逃亡,完全没有任何战术和阵型可言,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能跑多少算多少。面对如此荒唐的命令,现场的其他指挥官们简直是怒不可遏,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兵力比德米特里少,恐怕会毫不犹豫地立刻抽出短枪,将这个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死活的家伙当场击毙。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城中的七万军队中,只有他自己的四万部队是骑兵,而其他三万军队都只能依靠两条腿。这样一来,其他军队又怎么可能跑得过他那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呢?这不是明摆着把别人当作炮灰,为他自己逃命创造机会吗?
可他们最后只能咬牙领命而去,他们不敢反抗。因为两万余市民军装备和战斗力奇差,加上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他们没有资本反抗。
而一万余哥萨克人,他们是哥萨克高层派来的雇佣军,金主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再说了,他们是断后的,大不了最后见机不对,投降就是。反正,他们的前辈在西伯利亚就是这么做的。对于没有国家概念的哥萨克人,投降并不可耻。
随着逃命的准备工作陆续完成,九月十四日,即城外战壕失守八天之后,做出抉择的俄军即将对据战壕布置完兵力、火力的明军发动决死冲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