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分封在河南怀庆的郑王朱翊铎、湖北襄阳襄王朱由栋、湖北蕲州荆王朱慈烟(1642年病故)三王一系全部被内卫逮捕并发配至凤阳,由宗人府负责审理这三王的涉案情况。
围攻南京的叛军在城中近卫1师与增援而来的8师联手击败,南京解围。
五月初,杭州解围。
七月,除了数股百余人级别的叛军逃入深山老林、太湖、鄱阳湖藏匿外,四省叛乱基本被平定。
八月,想要为勋贵们求情的英国公张维贤,数次被朱由校拒见,最终遗憾的病死于床榻,享年七十有三。
九月,心中有愧的朱由校携皇太子朱慈炜亲临英国公府灵堂,祭拜了这位扶持自己登基的老臣,并在灵堂待到了第二日清晨才回宫。
十月,早已卧榻数年之久的英国公世子张之级病逝。
英国公府连着三个月的两场白事,彻底让朱由校破防。
十一月,朱由校下旨,恩赐英国公张维贤夫妇葬入他的德陵。并于功德林周边重建一座明初太祖朱元璋首创的功臣阁。并将张维贤的塑像,生者虚位,放在了第二十二个位置上,徐光启的雕像被放置在了第二十三位。(朱元璋时期有二十一位)
十二月,英国公世孙,年仅二十八岁的张世泽被册封为新任英国公、太子太保、内务府(龙骧商会)总管大臣。
天启二十四年(1644年)正月,五百余各级官员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处死,三百余官员被流放至东西伯利亚,上万家眷被流放至南洋群岛。
五千余商贾、两千余士绅在随后被押解至菜市口砍头,五万余家眷被流放至南洋群岛。
二月,朱由校下旨,终止了读书人所有的优待政策。
三月,下旨,自天启二十六年(1646年)开始,废除施行了千年的科举制度。天启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六月前,各省、中央各部、各司、皇家银行、内务府等各级官府、衙门必须上报需求情况,并汇总至礼部、吏部、都察院凭此来确定二十六年需要招收官员的数量,并向朝野公布,并于天启二十六年由礼部出卷,各省学子在各省指定地点进行招聘考试。
自天启二十九年(1649)年始,三年一次的汇聚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制度,将被改为一年一次由各省巡抚衙门自行组织招聘考试,试卷统一由礼部出卷。
自此,大明帝国科举制度正式向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转变,同时也为天启十二年(1632年)推出的十九年应试教育正名。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