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第417章 顿悟的洪承畴

第417章 顿悟的洪承畴(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那么这一千万人口去哪了呢?

北京城,洪府,书房。

洪承畴独自躺在摇椅上,他的神情变化不定。他知道,他能坐上首辅之位,并不是他的工作能力,要知道,他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成为了一名刑部小主事。

原本按照剧本,他应该一步步按部就班的遵循着前辈留下的足迹,一路在六部留下他的名号,直至如今登上首辅的宝座。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抽搐了几下。目光转向了皇宫,他的眼神极其复杂。

这本来应该是他的仕途。

可是,不按套路出牌的皇帝,将还是一个官场初哥的他扔到了鸟不拉屎的远东,随后又被扔到了更加荒凉的菲律宾。

要么是一个极冷的地方,要么就是一个极热的地方,好在自己身体强健,否则一般人还真未必能够抗住这冷热之间的变幻。

随后,他的目光再次飘向了衣架上悬挂的两身量身定制的官服。一身便是内阁首辅的朝服,而另一身便是侯爵的常服。

别奇怪,就是这般矛盾。

如今的天启朝,身兼两种身份的朝臣并非只有他一人,首开先河的也非是他。只不过他只是如今有这种特殊待遇之人中,地位最高者。

自从天启元年开始的天启朝内阁,到他这里,也才第四届。而首辅也已经换了四任,也就是说没有一任能够连着做上两届。

相比较起最早两届的叶向高和徐光启,第三届的张维贤是幸运的,他在做首辅之前连着做了两届十年的阁臣。

当然,连着十五年阁臣生涯的并非只有他一人。如今第四届内阁中,李长庚与孙元化同样做了三届阁臣。

洪承畴迅速在脑海中回忆起前三届内阁首辅的生涯,他突然弹身而起。

叶向高、徐光启有着他无可匹敌的优势,那便是二人是老政客,也是大明诞生内阁这个产物之后,所有内阁首辅必经的仕途之道,那便是翰林院。而单论这点,是他和英国公二人并不具备的。

而自从英国公张维贤登上首辅之后,这个传统被彻底打破。也正是这个时期,上万名军官学校的学生如同种子一般被撒向了大明军队系统。

虽然这些人超过七成,身上都贴有将门的标签。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军官学校校长大明皇帝天启帝的天子门生。

今年,学校即将迎来第十三届新生,也就是说学校已经毕业了两万七千名低级军官。相比起如今拥有了一百五十万大军的大明官军,这点人还不到百分之二。

当洪承畴相信,这些种子在若干年后,将会逐步掌控全国所有大军。

但,那是天启帝的荣耀,与他这个首辅有何关系呢?

仿佛间感觉到好似抓住窍门的洪承畴,在书房内快速的走来走去,他的大脑在飞速的运转。

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原来,是今日礼部上呈的一份奏章。

想到这里,他突然笑了起来,而且越笑越开心。

随即,一道突兀的大笑声响彻了整座洪府后院。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