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听后,眉头微皱,显然对卢象升的提议颇为重视。他沉思片刻,觉得卢象升的建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让他犹豫不决的是,一旦重建宣慰使司,他又该以何种理由去吞并那里呢?
要知道,虽然那里号称有万岛,可岛上的石油、橡胶等等都是未来工业革命急需的物资。那里扼守着大明自由进出印度洋咽喉,拿下那里,并彻底掌控那里,将使得大明受益终身。更何况,此时的东南亚地区并没有一个强大的政权存在。如果此时大明果断出手,极有可能一举将整个东南亚纳入版图。但这样做是否合适呢?朱由校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最终,朱由校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决定再慎重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毕竟,这关系到大明的国家利益和对外政策,需要从长计议。
还是先让他感受下万国来朝的壮观场景,再去考虑下一步该如何面对东南亚再说吧。
不过,李旦既然已经击败了荷兰在亚洲的绝大部分海上力量,继续放任不管这个马车夫,纯属犯罪。于是,他还是给李旦下了一道命令。
南洋舰队,顾名思义,就该驰骋于南海,而不是龟缩在广东海域。于是,他正式下旨,将越南省岘港定为南洋舰队的母港。
为继续加强明朝在南海的存在感,东洋舰队司令颜思齐转任南洋舰队司令,而镇南伯李旦则升任海军都督府左都督,并继续留在南海,协助颜思齐对付一切海上的威胁。
对于朱由校的这一手明升暗降的手段,众臣并无多言,这也是应有之义。东、南洋舰队本身就是这两个大明最大的海盗发展而来,此时的南洋舰队掌握着明国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是必须加以调整,方能让明廷彻底放心。
不过调整归调整,也不能让这支颇有战斗力的舰队失去战力。为了宽慰李旦,朱由校将其长子李国助封为了东洋舰队副司令。
跟随颜思齐赴任的,还有东洋舰队悍将郑芝龙。这也是朱由校有意为之的,他也想看看这位成功之父的成色究竟有几分。
作为李旦,能从一介海盗华丽转身为大明帝国世袭罔替之伯爵,完全已经是族谱单开一页的殊荣,他接受朝廷的诏安为的就是能获得荣华富贵。
如今他名利双收,底下的弟兄也各有封赏,加上他如今年事已高,愈发的对海事力不从心,功成身退不失为最好的结果。
最起码,皇帝没有卸磨杀驴,给他一个善终的机会。所以,他并没有像外界人那样患得患失,而是高高兴兴与颜思齐完成了交接,正式退出了海军一线指挥岗位,做他的高级顾问去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