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礼官赞唱:“进捷报檄文”!乐起,执事官员举案,放置于午门前中道,乐止。赞礼官赞唱:“宣捷报檄文”!宣展官员跪,平身之后宣展官与展示官前往案前取捷报檄文,并跪宣檄文,宣读完毕后放置于案,退回就位后俯伏兴乐作,行四拜礼,平身后乐止。执事官将大案举起,重新安置于御道之东,引礼官引导献露布等官退出。赞礼官赞唱:“献俘”!负责献俘的将校押着奴囚到达献俘的位置,奴囚们面北跪于午门之前。
朱由校回头低声在吴彤耳边轻声嘱咐了几句。随即,吴彤进前,高声宣旨道:“陛下有旨,宣奴首多尔衮上前答话!”
这时,两名官兵从囚犯中找到多尔衮,将其押到城楼下。手戴镣铐的多尔衮双膝跪地,答话道:“罪臣多尔衮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彤回话道:“圣恭安!”
随后他又说道:“圣人问:努尔哈赤临死之前可有悔过之意?”
多尔衮高声表示,其父努尔哈赤犯下了滔天大罪,罪不容赦,临死前面朝北京方向三拜九叩,以示忏悔之意。并要求他代为向大明皇帝递交了部族名册,以示赎罪。
这一套流程下来,极大的满足了满朝文武,京城百姓的自尊心,百姓们可不懂什么礼节不礼节的,当多尔衮话音刚落,他们就欢呼雀跃起来,一扫之前爆炸的阴霾。
同样满意的朱由校示意吴彤宣布圣旨,这道圣旨的主要意思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作为对多尔衮主动开城投降的赏赐,先是免去了他本人的死罪。最后给他一个特殊的奖励,便是允许其保住十个人的死罪。
如此大的皇恩,不光是多尔衮感到惊讶,连他身后百余俘虏同样是惊讶不已。
可这真是皇恩浩荡吗?不!这是朱由校为多尔衮挖的一个坑,不管其报出什么人的名字,最终都会在朝廷的宣传中变成他最想要谁去死。而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因为朱由校想要借多尔衮之手,去替他征服草原上的蒙古人,以及未来将要出现的俄罗斯人。
而多尔衮这十个幸运儿,将会成为未来大明皇帝朱由校最忠实的奴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