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亲寿’精挑细选了四名乳母,分别送到了永寿宫和储秀宫。把生了皇子的张皇后和段纯妃给气的牙痒痒,天天在自己的宫里吃两位公主的醋。
腊月,闲来无事的朱由校突然亲临文华殿,恰巧碰到了信王朱由检和朱徽妍、朱徽婧、朱徽媞等弟妹们正在上课。给他们上课的是日讲官周道登。
本来,按照明代以往的惯例,皇子们在出阁之前都是没有专门的师傅来教导学业的。然而,朱由校却打破了这一常规。他不仅给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精心配备了专属的老师,更是特意安排他到文华殿去读书。对于本就酷爱读书学习的朱由检来说,哥哥的这番举动无疑令他欣喜若狂。
在朱由校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由于需要全力以赴地处理繁杂的朝政事务,实在无暇分身照顾到弟弟朱由检。而热爱读书的朱由检,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词,便会主动去翻阅像《洪武正韵》、《海篇直音》以及《韵小补》之类的书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难题。
后来,他被册封成为信王后,并搬进了十王府居住。从那时起,他除了按照规定时间去文华殿上课,闲暇时间常常身着便装悄悄走访北京城内的市集,亲自购置各类物品,同时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民生疾苦。也正因如此,他对于市场物价的波动情况以及民间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都了然于心。
值得一提的是,朱由校不仅仅只是破例为弟弟找来几位优秀的老师教授他读书识字,就连自己的妹妹们他也不曾遗忘。在朱由校的理念当中,男子与女子应当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总归都是要费心教养的,倒不如一次性全部包揽下来。正所谓“长兄如父”,他这样做也是希望妹妹们日后嫁作人妇之时,不会因为自身的骄横无礼而遭到夫家的厌弃,从而丢了他这位兄长的脸面。
皇子教育和公主教育自然有区别,公主教育多了《女戒》,皇子教育多了《皇明祖训》,这些题材以前朱由校没去和那些酸儒计较。
可现在不同了,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原有的那些题材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于是他找到了他自己的日讲官周如磐,此人是他继位之后,内阁给找的老师,是《神宗实录》、《光宗实录》的总裁,知识渊博,更为关键的是,人还不迂腐,懂得因材施教,又刚正不阿。
朱由校派魏忠贤下江南时,就被这位老师给批评了一顿,但最后的结果出来之后,周如磐放下了架子,向朱由校毕恭毕敬的道了歉,最后只是嘱咐了他不要太过于依赖太监,要相信朝臣们的这些话语。加上前些时候他忙于木工纵乐,错过了几次朝会,周如磐都是勇于疏谏,而朱由校总是点头认错,师徒二人关系处的相当可以。
对于朱由校重视皇子皇女的启蒙教育,周如磐也是非常认可的,于是师徒二人讨论了许久,最后拟定了一份教材——《三字经》、《九章算术》。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