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就脱离了大明的管辖,彻底地被蒙古人所吞并。
而朱由校屯兵十一万,目的就是为了彻底的从蒙古人手中收回青藏高原,作为后世来人,他自然是不会如此轻易的放弃青藏高原。国土面积就这么大,他可是一点都不会放弃的。为此,他更是在平息奢安之乱前就已经派出了军事情报局、经济情报局的番子,进入青藏高原,去寻找亲明的领主,并刺探敌情。
......
除了开始在乌思藏布局之外,海军都督府政委、前鸿胪寺少卿熊明遇奉旨在天启二年十二月出使琉球,因为这个时期的琉球已经被日本萨摩藩控制,这是朱由校绝对不允许的事情,别看这个群岛国只有五千平方公里不到的面积,人口不过二十万,但是它地处明日两国之间,是控制日本出海的一个关键点,掐住这里,就能遏制日本人的野心,只要是能让日本人不痛快的事情,朱由校都会去试着尝试一下。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尚宁王去世。当时的世子尚恭只有九岁,在三司官毛凤朝的倡议下,群臣遂奉尚恭之父尚丰为王,随后得到萨摩藩主岛津光久认可。 尚丰继位后的头等大事就是获得宗主国明朝的册封。他在天启元年就以琉球国王世子的名义请封,但因为没有“通国结状”而被拒绝。
且不论其他因素如何,尚恭身为琉球世子这一事实不容置疑。尽管他年纪尚幼,尚丰更是其亲父,但国家理法不可废,国之根本岂容废弃?又怎能听任私人擅自立王呢?此番熊明遇奉命出使琉球,便是要调查此事的来龙去脉。而朱由校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其目的正是要挑起琉球群岛内部的混乱局势,进而借此机会一举铲除盘踞在琉球的萨摩藩以及他们身后德川幕府的势力。
为确保此次行动能够顺利无碍地开展,由提督颜思齐,总兵戚兴国统率的东洋舰队倾巢而出。整整三百艘大小战舰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海,其所携带的兵员更是多达一万余人之众!这般规模宏大的舰队和雄厚的兵力配置,即便是应对一场强度较低的局部战争也足以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单就这二百艘主力战舰而言,它们已然具备了在日本沿海地区横行无忌的实力。
日本在丰臣秀吉统治时期,兵力达到了恐怖的五十万,大小战船将近万余艘,火绳枪更是装备了三十万支,火炮千门。明日朝鲜战争之后,日本兵力锐减至三十万,战船数量更是减少了六成。到了德川秀忠继位之后,更是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日本空有两千万人口,而海军却还是以小型战船为主。别说欧罗巴的风帆战舰,就是明朝的中式帆船都是日本人不敢直视的存在。
趁你虚弱之时,要你命,这就是朱由校信奉的教条。他为什么要组建三支拥有一千艘战舰的舰队呢?女真人虽然有沿海领土,可他根本不需要明朝组建如此庞大的舰队,毕竟战舰是不可能上岸的。
自然,这么多战舰就是为了日本与欧罗巴人准备的,经过两年的修缮以及新造,如今的东洋舰队焕然一新,除了舰载火炮的数量和口径还无法与欧罗巴风帆战舰相媲美,士兵的斗志,战斗素养是不输任何国家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