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顾秉谦那原本就不大的眼睛微微眯起,透露出一丝狡黠与算计。他的目光闪烁不定,犹如暗夜中的繁星忽明忽暗,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想法。此刻,在他脑海中似乎已然浮现出一幅画面——整个局势如同一张巨大的棋盘,而所有棋子皆已被他巧妙布局,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将一切尽收于股掌之间。
只要后两者能够按照他所期望的那样传来关键消息,那么便是他真正出手、一举定乾坤之时。回想起离京之前,皇帝曾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让子弹飞会儿!”仅仅这短短五个字,却蕴含着千钧之力。顾秉谦深知其中份量之重,就连身处深宫大院、平日里深居简出的皇帝都能洞察到此案绝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很显然,皇帝所要的绝非只是抓捕区区几人或是铲除几个碍眼的角色这般轻而易举之事。
历经七十年风雨沧桑的顾秉谦,自认为对皇帝的心思揣摩得最为透彻。也正因如此,尽管已有茅元仪这位钦差大人负责此案,但皇帝还是不惜大费周章地派遣他率领上万兵马亲赴江南。这种种举动背后,定然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图和谋划。
当几位钦差犹如缩头乌龟一般,连着几日都躲在行辕之中闭门不出。可即便如此,整个南京城却仿佛被置于他们的监视之下,任何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都难以逃脱他们锐利的目光。
以魏国公徐弘基为首的一群人,他们明面上什么都没做,但最近几日反常的将自己关在了京营,消息传入顾秉谦耳中,他微微一笑,将这伙人定为了主动派;而抚宁侯朱国弼所率领的一帮人,则选择持观望态度,暂未表明明确立场,形成了所谓的观望派;至于永康侯徐宏爵,则带领着一部分人倒向了文官一方,沦为了投降派。
与此同时,文官集团内部亦并非铁板一块,同样分裂成了两个派别。一派是以何熊祥为首的正直之士,他们秉持着公正廉洁、为国为民的理念行事;另一派则是以南京户部尚书汪应蛟为首的本地派,其成员大多与海商的利益关系紧密相连。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本隐藏在暗处的势力逐渐浮出水面,展现在众人眼前。也许,这正是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所期望看到的局面。
于是乎,就在某一天,南京城的百姓们惊讶地发现,平日里负责守卫城门的士兵竟然全都换作了来自南京京营大兵。不仅如此,街道之上还突然间多出了许多身着绿色军装、身背火枪的陌生官兵在来回巡逻。但凡有些头脑的聪明人见状,便已然敏锐地察觉到,这座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太平盛世的南京城,恐怕即将迎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变故。
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的中午时分,钦差大臣顾秉谦于钦差行辕内,毫无征兆地突然下令召集了所有身处南京城的文武官员。很快,收到消息的官员们轻车从简来到行辕。
坐在主案后的顾秉谦等所有人都到齐之后,从主案上拿起几份文案,冲着汪应蛟微微笑着,看的老汪心里直突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