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顾秉谦终于抵达南京时,迎接他的是南京百官们热情的宴请。面对众人的殷勤款待,他表现得心安理得,欣然接受。这场宴会仿佛是他向外界释放出的一个极为良好的信号,让人们对他这位钦差大人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第二天清晨,天色刚刚破晓之际,顾秉谦突然以钦差大臣的名义,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他毫不迟疑地下令直接提审刺死锦衣卫校尉的案犯陈二以及其他一干人等。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打得南京百官们措手不及、瞠目结舌。谁也没有想到,前一天还与他们把酒言欢的钦差大人,竟然如此迅速且果断地出手办案。
在宏伟壮丽的南直隶巡抚衙门内,顾秉谦端坐在主位之上,其面容严肃,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堂下众人。只见他的两侧座位满满当当,坐着一群文臣武将,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在座者不仅有上一个天使茅元仪,还有南京六部官员们,更有那以魏国公徐弘基、临淮侯李邦镇、灵璧侯汤国祚、怀远侯常胤绪、抚宁侯朱国弼和诚意伯刘荩臣等为首的庞大勋贵集团。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实行独特的两京制度,即在北方的北京城设有一套完整的六部各司机构,而南方的南京城亦同样拥有自己的六部各司。如此一来,整个国家便存在着两套并行的行政班子,分别管理着南北两方地域。这种特殊的政治架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但同时也导致了明朝冗官现象严重,其数量之多甚至足以与宋朝相媲美。
案情其实已然十分明晰:早在顾秉谦尚未抵达江南之时,陈二、杨老六等人作为案犯早已供认不讳。原来,他们因不堪忍受钦差茅元仪麾下那些锦衣卫校尉的滋扰民众之行径,一时义愤填膺之下,竟然冲动地将一名锦衣卫校尉当场捅死。
杀人动机、目击者无不是清晰无比。所以,南京官员早已给这些人定下了秋后问斩的最终判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位身为钦差大臣的茅元仪竟然对此次审理的结果表示出强烈的不认同!尽管在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当中,他也全程参与其中,而且从表面上来看,整个审理流程可谓是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但不知为何,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背后,恐怕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复杂关系。
要知道,茅元仪刚刚踏入仕途不久,便承蒙皇帝朱由校的赏识与器重,得以进入权力核心的军机处任职。由于缺乏足够的官场经验,对于那些老谋深算的官场伎俩以及某些官员暗中操纵的手段,他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完全摸不着头脑。但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个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之久的顾秉谦,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手岂会轻易让人糊弄。
实际上,茅元仪此番南下肩负着重要使命。就在去年整整一年时间里,南直隶等四省累计拖欠户部的税银数额竟高达惊人的三百万两!所以,他这次前来一方面是奉命催收这些巨额欠款;另一方面则是实地考察考成法在南直隶一带的具体执行状况。而追缴积欠税款这项艰巨任务,本身就是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中的关键一环。
所以,他是整个南直隶官场非常不喜的存在,由于多方的掣肘,使得他的工作开展的极其不顺。加上负责他安全的锦衣卫校尉之死,更是让他成了江南官场的笑柄。好在,校尉之死,触动了朱由校的逆鳞,使得他派出了经验更加丰富的顾秉谦,不得不说这也是这些官员们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行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