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府,观星台偏殿。
室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诸葛亮依旧昏迷,但脸色红润,呼吸悠长平稳,仿佛沉入了一场深沉的睡眠。华佗的徒弟刚刚施完针,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刘晔在黄月英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偏殿。他身体依旧虚弱,需要倚靠,但眼神却异常清明锐利。他走到诸葛亮榻前,静静地凝视着这位为他、为荆襄耗尽心血、此刻仍在生死边缘徘徊的股肱之臣。
没有言语,刘晔缓缓抬起手。他没有触碰诸葛亮,而是将手掌虚悬于诸葛亮额前上方。他闭上双眼,全副心神沉入识海深处,沟通着那枚温热的玉玺印记。
嗡…
一股精纯、温和、带着抚慰与生机的意念波动,从刘晔掌心缓缓散发出来。这波动并非精神力强行灌输,而是玉玺印记在刘晔意志引导下,自然散发出的本源滋养之力,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渗透进诸葛亮受损的识海和枯竭的精神本源。
同时,刘晔的意识仿佛无限延伸,沟通着巴陵城的地脉,沟通着这座饱经战火却依旧屹立的城池所蕴含的坚韧意志,沟通着城外奔流不息的长江水脉…一股厚重、沉凝、充满生机的“地气”,被刘晔的意念引动,丝丝缕缕地汇聚而来,透过殿宇,萦绕在诸葛亮身周。
玉玺印记的温养,地脉生机的滋养,如同最精妙的双管齐下,润物细无声地修复着诸葛亮透支的身体和灵魂。
时间一点点流逝。黄月英紧张地守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不知过了多久,刘晔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身体微微摇晃,显然消耗巨大。但他依旧坚持着。
终于!
诸葛亮那如同蝶翼般低垂的眼睫,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
紧接着,又是一下!
黄月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在刘晔和黄月英无比期待的目光中,诸葛亮的眼睛,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隙。起初是茫然和混沌,如同蒙着雾气。但很快,那雾气散去,露出了熟悉的、深邃而睿智的光芒。他的目光有些涣散,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刘晔那带着关切和欣慰的脸上。
“…主…公…” 一个极其微弱、沙哑,却清晰无比的声音,从诸葛亮干裂的嘴唇中艰难地吐出。
“孔明!你醒了!太好了!”黄月英喜极而泣。
刘晔长长舒了一口气,缓缓收回手掌,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眼中也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孔明,感觉如何?”
诸葛亮尝试着动了动手指,感受着体内虽然依旧空虚、却不再枯竭撕裂的经脉,以及识海中那股温和滋养的力量。他看着刘晔明显虚弱却神采奕奕的脸庞,又看了看黄月英,嘴角努力地向上牵动,挤出一个极其微弱却无比欣慰的笑容。
“亮…无恙…让主公…和夫人…费心了…” 他的声音依旧微弱,却已有了条理,“外面…局势…如何?” 即便刚从鬼门关回来,他第一时间牵挂的,依旧是这荆襄的天下棋局!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