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在黄月英和华佗的搀扶下,艰难地半靠在软枕上。一碗温热的参汤下肚,加上华佗的针灸,他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但眼中的疲惫和身体的虚弱感依旧浓重。他正凝神听着黄月英以最快语速,简洁清晰地汇报着当前的局势:
北门魏延在神器胚胎助威下已击退曹军第一波猛攻,正肃清残敌,巩固防线,但伤亡惨重,曹真主力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诸葛亮催动神器反噬重伤,尚在昏迷,但气息已稳;城内府库、匠作营虽有小股曹军渗透破坏,但核心区域已被控制;金城方向,马超已救出阎温、李暠,斩杀柯吾,夺回血鼎碎片,正回师金城;寿春方面,陈登已控制城池,但广陵遭吕蒙偷袭,情况不明;最关键的,是长江上甘宁急报——孙绍携一支前所未见的强大舰队(沧溟卫)自夷洲归来,踏浪登岸,明确表示奉刘晔为主,听候调遣!
一个个消息如同惊雷,在刘晔虚弱的心神中炸开。尤其是孙绍携夷洲强援归附的消息,让他沉寂的眼眸深处,骤然亮起一道锐利的光芒!
“孙绍…夷洲…踏浪…沧溟卫…”刘晔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脑中飞快地思索着。孙绍当初献图投奔,动机本就存疑。他消失的这段时间,在夷洲竟能整合如此力量?此刻归来,选择在巴陵最危急的时刻表明立场,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是真心归附?还是想火中取栗?
但无论如何,这支力量的出现,瞬间改变了整个荆襄乃至天下的力量对比!它像一柄悬在曹魏侧翼的利剑,也像一剂注入荆襄垂危身体的强心针!
“主公,孙绍此人…”黄月英脸上带着忧虑,显然对孙绍的突然回归和强大力量充满警惕。
刘晔缓缓抬手,止住了她的话。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冷静,虚弱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月英,传令。”
“第一,以我的名义,即刻回复甘宁,转告孙绍:其心可嘉,其行可表!刘晔代荆襄军民,谢过夷洲义士千里来援之高义!请孙少将军约束舰队,暂泊江面,听候后续军令。巴陵城防,尚能支撑,暂不需沧溟卫登岸。但请其严密监视下游江面,提防江东吕蒙或其他势力趁乱来袭!此为第一要务!” 他首先要稳住孙绍,让其成为江上屏障,而非不确定因素。
“第二,命魏延,不惜代价,加固北门防线!清点所有剩余‘震天雷’、火油、弩箭!司马懿邪法受创,曹军新败,士气低落,正是巩固防线、震慑敌胆之时!告诉他,再守一日!只需一日!” 他需要时间,消化孙绍归附的消息,等待诸葛亮苏醒,也等待其他战线的消息。
“第三,飞马传令陈登:寿春既得,务必坚守!广陵若危,可酌情放弃部分外围,集中力量固守核心!告诉他,吕蒙孤军深入,后路在我!待巴陵解围,我必亲提大军,断其归路!让他坚持住!” 他不能丢了寿春这个钉入淮南的楔子。
“第四,严密监控金城方向马超动向,若有消息,即刻来报!同时,加派斥候,严密监视武关、潼关方向曹军主力(曹操)动向!” 西凉和曹操本尊,依旧是最大的威胁。
“第五,集中所有医者,全力救治丞相与城内伤员!府库粮草,优先保障守城将士与百姓基本所需!” 稳定人心,恢复元气是根本。
一连串命令清晰下达,虽然声音不大,却条理分明,直指要害。那个在昏迷中与死神搏斗、在雷霆中挣扎求存的枭雄意志,在苏醒后的第一时间,便重新掌控了这风雨飘摇的荆襄巨舟!
黄月英和华佗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振奋。主公醒了,思路清晰,意志坚定!这比任何援军都更能安定人心!
“诺!属下这就去办!”黄月英重重点头,立刻转身出去安排。
刘晔交代完,仿佛耗尽了力气,重重地喘息了几下,靠回软枕。他闭上眼,意识沉入识海深处,感受着那枚与神器胚胎、与玉玺本源紧密相连的温热印记。印记微微跳动,传递着一丝微弱却坚韧的联系,仿佛与观星台方向昏迷的诸葛亮,与那件耗尽心力催动的神器胚胎,隐隐共鸣。
“孔明…再等等…再给我一点时间…” 刘晔在心中默念。天下棋局,因孙绍这枚意外却强大的棋子落下,正在发生剧变。收拢的契机,已然出现!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