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末世中的牛马生存指南 > 第115章 风平浪静下的暗流

第115章 风平浪静下的暗流(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秋日的阳光,带着一种略微刺骨的暖意,慷慨地洒向西山据点外围那片广袤的新垦土地。然而,这份温暖却丝毫无法驱散空气中那股浓烈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味,以及笼罩在每个人心头那层化不开的、名为恐惧的阴云。

b-7区拓荒点的惨案,如同一记最沉重的警钟,狠狠地敲打在西山据点每一个幸存者的心上。那一百多条鲜活的生命,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被残忍地屠戮殆尽,这种血淋淋的现实,让刚刚因为“破晓”二代的问世而升起的一丝乐观和希望,瞬间被冷酷地击得粉碎。

“吱嘎——”

军用突击车的轮胎在泥泞的土地上划出一道深深的辙痕,最终在据点医疗中心那顶最大的白色帐篷外,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车门猛地被拉开,两名随队军医动作迅速地跳下车,从后备箱里抬下一个简易的担架。担架上,躺着的正是那场屠杀中唯一的幸存者——李伟。

他浑身是血,军装被撕裂得不成样子,脸上布满了被爆炸气浪冲击后留下的细小伤口和泥土。他双目紧闭,面如金纸,胸口还在极其微弱地上下起伏着,若非如此,几乎与一具尸体无异。

早已在医疗中心门口焦急等待的方静医生,看到担架被抬了过来,立刻快步迎了上去。她甚至来不及和一同赶回来的陈默、沐璇打声招呼,那双总是带着冷静和理性的眼眸,此刻充满了医者面对垂危生命时特有的专注与急切。

“快!推进抢救室!立刻准备血浆!建立静脉通道!生命体征监测仪接上!”方静医生的声音不大,但却异常沉稳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她一边跟着担架快速移动,一边熟练地检查着李伟的瞳孔和脉搏,嘴里一连串的专业术语和指令,让周围那些同样忙碌的医护人员立刻行动了起来。

整个医疗中心,都因为这个重伤员的到来,陷入了一种高度紧张而又井然有序的忙碌之中。

而陈默和沐璇,则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看着那个被推进抢救帐篷的、生死未卜的年轻身影,心情都异常沉重。

与此同时,孙德胜连长甚至顾不上清理自己身上沾染的血污和硝烟,便一路小跑,神情凝重地赶往了据点的最高指挥部。他知道,b-7区拓荒点发生的这起骇人听闻的袭击事件,其性质之恶劣,影响之深远,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感染者冲突范畴,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李长空司令员进行最详细的汇报。

陈默和沐璇没有跟过去。他们知道,在这种时候,指挥部那样的地方,不是他们应该出现的。两人默默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后怕。他们沉默地转过身,拖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返回了属于他们自己的b区三号帐篷。

此刻,卢远大叔还没有从后勤维修部回来。帐篷内空荡荡的,只有一些简单的军用行军床和个人物品,显得有些冷清。沐璇走到角落,从一个军用水壶里倒了两杯水,递给陈默一杯,自己也捧着一杯,小口地抿着。

冰凉的清水滑过喉咙,却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那份寒意。

“陈默,”沐璇终于还是忍不住,打破了帐篷内的沉默,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说……你说袭击拓荒队的那些人,会……会是之前岭南那边出现的那伙人吗?那些……所谓的‘超能力者’?”

这个问题,同样也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陈默的心头。

他靠在冰冷的帐篷支架上,缓缓地摇了摇头。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目光复杂地看着手中的水杯,水面上倒映出他那张被硝烟熏黑的、略显疲惫的脸庞。

良久,他才抬起头,迎上沐璇那充满了担忧和询问的目光,声音沙哑地说道:“我不知道。”

这不是敷衍,而是他此刻最真实的想法。

“根据那个幸存者李伟在昏迷前断断续续的描述,”陈默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仿佛在分析着一段复杂的代码,“袭击者的眼睛会发出红光,并且拥有远超常人的速度和力量,这些特征,确实与李司令之前在战前动员会上,描述的那些摧毁了岭南军区的神秘敌对势力高度吻合。但是……”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但是,李伟也提到,那些人……似乎并没有使用任何我们已知的、类似于火焰、冰霜或者控制金属之类的‘超能力’。他们的攻击方式,更像是一种……纯粹的、被强化到极致的物理打击。快、准、狠,招招致命。”

“而且,”陈默继续分析道,“他们的攻击目标,似乎也有些奇怪。他们屠戮了所有的拓荒队员和护卫士兵,却唯独留下了李伟这么一个‘活口’。虽然他身受重伤,但并没有被直接杀死,也没有被感染。这……不像是那支在岭南地区进行无差别屠杀的神秘势力的行事风格。他们为什么要留下一个目击者?”

沐璇听得秀眉紧锁,她知道陈默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经他这么一说,她也觉得事情充满了疑点。

“所以……”沐璇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这伙人,可能不是岭南那批人?”

“我不敢肯定。”陈默再次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或许,他们是同一伙人,只是在不同的区域,采取了不同的行动策略。又或许,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势力。甚至……有可能,是那个‘方舟’组织,他们研究出来的……新一批‘进化’了的试验品。”

“现在所有的信息都太少了,我们就像是被蒙住了眼睛,在一片黑暗的森林里行走,任何猜测都可能是错的。”陈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力感,“一切……都得等那个叫李伟的幸存者苏醒过来,从他口中得到更详细、更确切的情报之后,才能做出判断。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沐璇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将手中的水杯握得更紧了一些。她知道陈默说得对,在这个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的末世里,任何草率的判断和行动,都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第二天,正如陈默预料的那样,整个西山据点,都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紧张的战备状态。

李长空司令员在听取了孙德胜关于b-7区惨案的详细汇报,以及陈默对于袭击者身份的初步分析后,当机立断,下达了一系列的紧急指令。

首先,据点外围所有正在进行的“拓荒计划”,被立刻全部叫停。所有外出劳作的幸存者,都被紧急召回了据点内部。那些刚刚才被开垦出来、充满了希望的田野,再次被暂时放弃,整个据点都笼罩在了一片不安的沉寂之中。

其次,整个西山据点,正式进入最高级别的“一级紧急状态”。据点内所有休假的士兵,被全部召回了各自的战斗岗位。特战营的一、二、三连,更是全员枕戈待旦,手中的“破晓”电磁步枪子弹上膛,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据点外围的防御工事,被进一步加固,探照灯和重机枪火力点,更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着巡视和警戒。

紧接着,李长空司令员亲自下令,派遣了数支由侦察连精锐老兵组成的、最顶尖的侦察小队,向着杭城周边各个方向,进行地毯式的、拉网式的深入侦察。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探查那支神秘黑衣人势力的踪迹,更是要全面摸排杭城境内所有还幸存的、有一定规模的武装团体,以及那些可能存在的、更加危险的变异体巢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李长空通过据点那台功率强大的、经过特殊改造的远程通讯设备,成功地与距离杭城最近的另一个大型军事据点——吴兴市驻军,取得了正式的联系。在经过了一番紧急的、高层之间的磋商和情报交换后,双方迅速达成了一项名为“烽火连城”的战略互助协议。协议规定,一旦杭城或吴兴市任何一方的据点,遭遇到无法独立应对的、大规模的敌对势力攻击,另一方必须在接到求援信号的第一时间,立刻派遣最精锐的机动部队,前往进行增援和协同作战。

一时间,整个西山据点,都笼罩在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和压抑气氛之中。每个人都清楚,一场更大的、更残酷的风暴,随时可能降临。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接下来的日子,却平静得有些……诡异。

那支如同鬼魅般出现,又如同鬼魅般消失的神秘黑衣人势力,在血洗了b-7区拓荒点之后,便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了任何新的动向。侦察小队在城市废墟中搜索了数周,几乎跑遍了杭城的每一个角落,却连对方的一根毛都没有找到。

如果不是b-7区那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和那个依旧躺在医疗中心抢救室里,昏迷不醒的幸存者李伟,在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惨案的真实存在。所有人都几乎要以为,那一天所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恐怖的噩梦。

在这种诡异的、风平浪静的表象之下,一个月的时间,悄然流逝。

这一个月里,西山据点的生活,似乎又恢复了之前的秩序。虽然“拓荒计划”被暂时搁置,但据点内部的生产和建设,却从未停止。幸存者们在士兵的组织下,加固着防御工事,维修着设备,整理着物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临时的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陈默和沐璇、卢远大叔他们,也在这段相对安稳的日子里,迎来了各自的成长和蜕变。

陈默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破晓”二代的后续优化和新式武器的理论研究之中。他就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研究所里那些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他的技术水平和理论储备,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提升着。他甚至在秦枫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设计一种全新的、可以由单兵携带的、威力更加巨大的便携式电磁轨道炮。虽然还只是停留在图纸和理论阶段,但他的这个构想,已经让陆永安所长和秦枫工程师,都感到了由衷的震惊和期待。

沐璇和卢远大叔,则在特战营更加系统和残酷的训练中,完成了从“幸存者”到“合格战士”的最终蜕变。沐璇的枪法变得更加精准和致命,她的近身格斗技巧也日益娴熟,那娇小的身躯里,蕴含着令人不敢小觑的爆发力和战斗意志。而卢远大叔,则凭借着他丰富的经验和沉稳的性格,成了特战营后勤保障队伍里,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他不仅能熟练地维修各种车辆和设备,甚至还能用一些废铜烂铁,改装出各种稀奇古怪,但却异常实用的战术小工具,深受战士们的喜爱和尊敬。

就这样,时间在一种紧张而又充满了希望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直到这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一个负责传令的年轻士兵,气喘吁吁地跑进了李长空的作战大帐中,他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急切。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