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末世中的牛马生存指南 > 第111章 新安市危机

第111章 新安市危机(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靶场上,那块厚达二十毫米的特种钢板靶,在众人难以置信的注视下,中心区域如同被密集的陨石雨洗礼过一般,布满了深邃而狰狞的弹孔,甚至出现了一个前后通透的、拳头大小的巨大窟窿。这个由一百发钢珠弹丸在八百米外,以全自动模式轰出的“杰作”,无声地宣告着“破晓”二代那足以颠覆现有单兵武器认知的恐怖威力。

整个靶场都沉浸在一种近乎凝固的、混杂着震惊、狂喜与一丝敬畏的死寂之中。

直到陈默那平静到近乎冷酷的声音响起,指出了“破晓”二代那看似完美性能之下,唯一的、却也同样是致命的弱点——那精密而脆弱的“分段式电磁轨道加速模块”。

这番话语,如同一盆恰到好处的冷水,瞬间浇在了众人那因为巨大成功而有些发热的头顶之上。指挥部内的气氛,也从刚才的狂热,迅速冷却下来,转为一种更加理性和务实的审视。

“枪管……脆弱?”孙德胜第一个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他那双总是闪烁着精光的虎目中,此刻也充满了疑惑。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想去触摸那根比常规步枪粗壮得多、充满了工业美感和力量感的多边形枪管,但手伸到一半,又有些迟疑地缩了回来,仿佛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碰坏这个“宝贝疙瘩”。

“陈默同志,”秦枫工程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他作为兵器工程领域的专家,立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语气凝重地追问道,“你说的这种脆弱,具体是指什么程度?它能承受常规战斗中的磕碰和震动吗?还是说……它就像实验室里的玻璃仪器一样,一碰就碎?”

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在场所有一线指挥官最关心的问题。一把武器,无论其威力有多么强大,如果连战场上最基本的颠簸和磕碰都无法承受,那它就永远只能是实验室里的展品,而无法成为战士们手中值得信赖的、可以托付生死的伙伴。

陈默看着众人脸上那凝重而又带着一丝担忧的表情,知道他们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他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拿起桌上那把“破晓”二代样枪,用手指轻轻地敲了敲那粗壮的枪管,发出一阵沉闷而坚实的“咚咚”声。

“各位首长,各位同志,大家可能有些误会了。”陈默的声音平静而自信,“我所说的‘脆弱’,是相对的。‘破晓’二代的外层保护管,采用的是我们研究所目前能找到的、最顶尖的特种陶瓷复合材料。它的硬度和韧性,远超常规的钢材。在常规的战斗环境下,无论是跑动、卧倒、或者是不小心磕碰到墙壁、岩石上,都完全不会对它造成任何损伤。”

他顿了顿,将枪托在地上轻轻地磕了两下,以示其坚固,然后继续说道:“甚至,根据我们的测试数据,这层保护管,足以抵御小口径手枪子弹在五十米外的直接命中,或者步枪流弹的冲击。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坚固程度,甚至比我们现役的95式自动步枪还要高。”

听到这里,众人脸上那凝重的表情才稍稍缓和了一些,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那……那你刚才说的‘致命弱点’……”王富贵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问道。

“我所说的‘致命’,”陈默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是指在一些极其特殊,但并非不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下。比如,在激烈的攻坚战或者阵地战中,枪管被敌人的重机枪子弹,甚至是小口径炮弹的破片直接命中;或者,战士在从数十米高处进行紧急索降,或者从被击毁的车辆中逃生时,枪管的某个特定受力点,以一个刁钻的角度,狠狠地撞击在坦克的装甲、或者锋利的钢筋之上……在这些极端情况下,内部那些精密到纳米级的电磁加速模块,确实存在被震坏或者导致错位的风险。”

“一旦轨道发生错位,整把枪的加速系统就会立刻失效。到时候,它就真的……只能当烧火棍用了。”陈默坦诚地说道。

听完陈默的这番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指挥部里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这一次,不再是担忧和凝重,而是一种了然于胸的释然。

“我当是什么呢!原来是这个啊!”孙德胜第一个哈哈大笑起来,他那洪亮的笑声打破了沉默,充满了军人特有的豪迈和不屑一顾,“陈默啊,你这小子,真是个书呆子!咱们是上战场打仗,又不是去参加铁人三项!哪个当兵的,会傻到拿着自己吃饭的家伙,去跟敌人的坦克和大炮硬碰硬?哪个战士会不知道在紧急情况下,要优先保护自己手中的武器?”

“没错!”王富贵也跟着起哄道,他一拍大腿,咧着嘴笑道,“这算什么缺点?别说是你们这个宝贝疙瘩了,就算是咱们手里这皮实耐操的95式,你要是真从几十米高的地方直接摔下来,枪管砸在钢板上,那也得报废!这根本就不是武器设计的问题,这是使用方法的问题!任何武器,在战场上都有可能损坏,关键是看你怎么用!”

一旁的杨光也难得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在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们看来,陈默所说的这个“致命弱点”,根本就算不上是缺点。任何武器,都有其使用的极限和特定的战术定位。总不能指望一把狙击步枪,既能当远程炮台,又能当近战大锤,还能当防身的盾牌吧?

“破晓”已经足够强大,足够颠覆他们对战争的认知。至于那点在极端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的损坏风险,与它所能带来的巨大战术优势相比,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

看着众人脸上那副“是你小子想多了”的表情,陈默也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或许是真的有些“杞人忧天”了。作为一个完美主义的程序员,他总是下意识地想将自己设计的每一个“产品”都做到尽善尽m,不留任何一丝的“bug”。却忽略了,在现实的战场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武器”,只有最合适的武器。

“好了,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最后,还是一向沉稳的李长空司令员,一锤定音。

他走到陈默的面前,脸上带着毋庸置疑的决断和一丝军人的铁血,“陈默同志,你的严谨和负责,我们都看在眼里,这很好。但是,我们现在是在打仗!打仗,就不能怕瓶瓶罐罐被打破!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一把永远不会损坏的‘艺术品’,而是一把能够立刻投入战场,能够立刻去杀敌,能够立刻为我们争取到生存空间的利剑!”

他猛地一挥手,声音洪亮如钟:“我命令!‘破晓’二代电磁突击狙击步枪,立刻启动最高优先级的批量生产程序!装备保障技术研究所,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一切困难,将生产线建立起来!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对整个特战一营、二营、三营的全员换装!”

“是!保证完成任务!”陆永安所长和秦枫工程师,以及在场所有技术人员,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干劲和使命感。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整个西山据点,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锣密鼓的“备战”状态之中。

陈默与沐璇,也难得地迎来了一段相对清闲的、堪称“假期”的宝贵时光。当然,这种“清闲”,也只是相对而言。

研究所那边,陆永安所长和秦枫工程师,正带领着他们的技术团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破晓”二代的生产线搭建和工艺优化工作。那个由几个大型帐篷临时改造而成的“军工车间”里,几乎二十四小时都灯火通明。机床的轰鸣声、金属的切割声、以及技术人员们为了某个参数而激烈争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工业革命特有的、充满了力量与希望的喧嚣。每一个技术人员,都在全力以赴地,为这个共同的目标,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他们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此刻所生产的,不仅仅是一把把冰冷的武器,更是守护家园,扞卫生命的希望。

而陈默,作为“破晓”的总设计师,虽然暂时脱离了紧张的研发工作,但也并没有完全闲下来。他除了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去研究所解决一些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之外,其余的时间,他都用来进行着更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和……自我提升。他将自己关在那个小小的独立隔间里,如饥似渴地吸收着那些从卫星网络上下载下来的、关于材料学、能源学和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仿佛要将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无所不知的“技术大神”。

沐璇则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特战营更加严酷的训练之中。她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远程的狙击手,而是开始系统地学习近身格斗、战术渗透、以及小队协同作战的技巧。训练场上,总能看到她那娇小而又充满了力量感的身影,在泥泞中翻滚,在障碍间穿梭,她用汗水和伤痛,不断地磨砺着自己的意志,将自己锻造成一柄更加锋利、也更加致命的“蔷薇之刃”。

卢远大叔在后勤维修部,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乐趣。他那双曾经只用来敲击键盘和焊接电路板的巧手,此刻却能熟练地拆装和维修据点里各种老旧的车辆和机械设备。他甚至还带着几个同样对机械感兴趣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废铜烂铁,去制造一些能改善据点生活的实用工具。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仿佛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那份激情和干劲。

就连最忙碌的方静医生,在医疗中心那堆积如山的伤员和防疫工作之余,也会抽出时间,去据点周边的山林里,采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尝试着制作一些简单的草药制剂,以备不时之有需。毕竟,据点周遭已经被清理过多次,并且每日都会派人巡逻,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感染者了。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刚刚迎来了希望曙光的据点,添砖加瓦。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就在他们沉浸在发展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中时,在千里之外,那个之前到过的新安市,一场更加深重、也更加诡异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并即将彻底爆发。

新安市,西郊临时军事据点。

“轰——!!!”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