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城是在过年那天,家家户户庆祝新年之时,温辞站在城楼上呼出一口白雾,旁边是寒风中飘扬的大梁旗帜。
“将军,饺子!”
王安福端来厨役今天特地做的肉饺子。
战后一片血色,温辞也不讲究那么多,靠上城墙上少有没溅上血液的部分,摘下面具,夹起水饺尝了一口。
呼出的白雾浓厚几分。
底下士兵均分到了水饺,王安福回来搓搓手,夹起水饺道:“将军,最近的兵粮好了不少唉。”
“嗯。”温辞笑着应了。
京城传来的消息中,齐璟琰说到做到,名单上的贪官,一家一家解决,直到国库丰厚,能够支撑温辞尽情收复失地。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比预想中少抄了几家就够了。
前段时间,朝堂斗争凶狠,左右两党脑干差点打出来,齐璟琰为保证他们不狗急跳墙在西北大军物资上动手脚,便派沈明玉亲自来押送物资。
儒雅博学的沈侍郎,来时面色惨白,大腿被磨掉了一层皮。
但硬是坚持以最快的速度将物资送来。
西北大军才能人人吃上饺子。
这会儿沈明玉养好了伤,听闻战争结束,上了玉城城墙,冲正靠着墙壁吃饺子的温辞行礼:“温将军。”
温辞咽下饺子,颔首:“沈侍郎。”
血腥味并不好闻,呛人刺鼻,沈明玉却像是没闻见一般,笑道:
“将军,饺子挺香的吧?在下今日路过,意外听见领头厨役说他拿出了祖传本事。”
“是很香,祖传的本事很是不俗。”温辞笑道,“沈侍郎吃了吗?”
“未吃,你们先吃,在下不饿。”沈明玉撩起袖子,做了个请的姿势。
温辞转头吩咐:“给沈侍郎盛饺子,多盛一些。”
沈明玉推辞了两下,架不住王安福硬往他手里塞,沈明玉只好学着大多数士兵,站着吃饺子,吃得稍显狼狈。
便不好意思地背过身吃。
温辞好笑,本以为他是谦卑,紧着将士先吃,却是注重形象,不想站着吃。
是个有意思的人。
沈明玉后面实在难受,干脆撩起官袍,找了块石头坐下,食足餐饱,他转头一看,温辞便已经又戴上了面具。
底下士兵也都露出了笑脸,互相道着新年好。
看得他颇为感慨,沈明玉儒雅地擦了擦嘴角道:“温将军,在下今日三生有幸见证玉城收复。”
“沈侍郎言重。”温辞笑道。
沈明玉摇了摇头,不认可温辞的谦虚:“不知将军可有听说,在下耕读出身。”
温辞颔首:“有所耳闻。”
沈明玉语气怅然:“家里到我这辈儿是明字辈,祖父读过启蒙,堪堪识字,听闻玉城失了,便将我起名为‘玉’。”
“今日一战,祖父的夙愿算是达成了。”
温辞笑道:“沈侍郎忠孝两全,移孝做忠,难能可贵。”
沈明玉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温辞便略微解释道:“玉城收复,沈侍郎功不可没,是沈侍郎亲手达成了祖父的愿望。”
沈明玉笑了:“玉城只要有将军,收复是迟早的事情,我不过……”
温辞略微转身,摩挲干涩的城墙:“侍郎此言差矣,两军交战,若无分毫物资支持,神仙来了也束手无策。”
沈明玉放下盛饺子的器皿:“那明玉谢过将军赏识?”
“不必言谢。”温辞轻笑。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