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欣连连点头,被沈云峰这么一说,感觉豁然开朗。
“对了,镇南王,你让我调的两个人都到了广州,你有何安排?”奕欣突然想起来刘铭传和张之洞二人。
“哦,那两个人啊,我的意见是刘铭传掌管广东水师,张之洞任澳门知府。”沈云峰说。
奕欣顿时被沈云峰吓了一大跳,这两人这么年轻,怎么能出任如此要职,再说,刘铭传好歹在组织团练中授了一个千户,还算是个官,张之洞连会试都没过,连官身都没。
“这,这二人太年轻了一些吧!”奕欣喃喃的说。
“就是要年轻的,不然要几个老官油子来,像琦善、奕山、叶名琛那样的,报喜不报忧,专门搞花花文章的来,管什么用。”沈云峰说。
“执政香港的人选你来挑,让他和张之洞比较比较,看看谁更合用。我知道,这样用人,你回去也不好做,大不了都推在我身上。”沈云峰说。
“那行吧。”奕欣心想,也只能推在你身上,这种年龄资历掌握如此权柄,朝中那些大员要吵死人了。
也不知是何许关系,能让镇南王如此垂青这两个年轻人。奕欣实在有些想不明白。
奕欣既然答应了,也不在这两人任命上做啥纠缠了,将此行需要解决的一些疑虑一一问计于沈云峰。
沈云峰也一一作答,他的思路显然让奕欣感觉脑洞大开,感觉到不虚此行,但又觉得困难重重。
奕欣现在对沈云峰处在一种近似盲信的状态,但其自身所接受的教育又让他努力排斥沈云峰的思路。
最终,奕欣还是问了最想问的话:“镇南王的思路可以说是十分清奇,虽然很多与大清的祖例相悖,但确实是实用的想法。小王斗胆一问,镇南王师从何处?鸿学巨儒,也难与镇南王相比啊!”
沈云峰心想,摸我底啊,幸亏故事版本早就设计好了。
于是沈云峰便讲述了一个叫周伯通的老人,曾游历多国,见欧洲诸国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于是便要回到中国,想用一身学识救国。但是在南洋遇到海南,在海上漂浮到安南国,在山中行走回中原时染病。瑶人救了老人,但老人已年迈体弱,便将一身所学悉数教育于瑶寨的几个小孩,逝世前让几个瑶人小孩一定要振兴中华的故事。
这个故事已经反复推敲了多少次了,故事很神奇,但是听众是无法推翻故事逻辑。此时从沈云峰口中讲出来,那是娓娓道来,精彩至极。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