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一个原本就600分左右的水平的人,又因为亲人逝去在家了一个月,回来后确能拿下715多分,一举取得全校第2人的成绩,很难不让人佩服。
虽说用成绩这一点去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有点极端,也不够有理有据,但考试成绩是最能反映一个人学习能力的。
令鈊宁知道如果换做自己,放到方炳霞的环境是肯定考不到这么高分的。
除非能化悲痛为力量,然后加倍的复习补课,还有可以做到,但像人家这样天天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是百分百是做不到。
对于自己的成绩,方炳霞也感到十分意外,起初还以为是看走了眼,直到揉烂了眼睛确认了4 5遍后,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己真考700多分。
尽管事实摆在眼前,可她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难以置信,因为就凭自己学习能力,她知道自己根本考不了这么高分。
哪怕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也只有650分左右,从来没有上700啊。
更别说这几天的复习,自己从来都没这么认真过,一直在旁边和蒋幽晴嘻嘻哈哈的,那还有什么心血认真做题啊,都是在玩闹。
就连答题的时候也没有多做思考,看到什么就把想到的写上去,连检查都没做一遍,直接成为最快交卷的那个。
就这样自己都能考700多分,排到全校第2,这不是闹着玩吗,让那些努力复习的人情何以堪啊。
只是这也没啥不好的,没人会嫌弃自己靠的高。
方炳霞觉得这样更好,至少爸爸也能放心一下,自己的成绩没有什么大幅度下降,过年的时候就有更多时间陪睐青和个好闺蜜一起出去玩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有人欢喜,有人愁。
睐青就对自己分数一脸的愁容,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于分数他倒是很满意,不高不低526分,属于自己正常发挥的水平。
更别说,在经过上次过火引来令鈊宁后,他就一直小心的控制考试分数,每次就到500与600之间,尽量小心的保持低调。
只是这考试的内容就很意难平了,处处透露着一股死刑的既视感。
睐青发现这次试卷上的考题,和自己前世的相差太大,足足有了30%到40%的偏差。
如果按照对等论来看,那未来将有30%到40%的改变,这还没算上滚雪球效应和连锁反应,实际算下来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倘若如此,那自己脑海里有关未来十几年发展的知识储备量,将瞬间化为无用功,派不上用场,这才是最麻烦,也是最让人心痛的。
现在未来的一切只能看自己的,不能在依靠前世的经验,在先行一步了。
好在这一切都是睐青的预料之中,之前下定决心帮助令鈊宁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自己有此下场。
不过预料归预料,心痛归心痛。
一个本该靠着前世记忆和能力,走向人生巅峰的人,突然一无所有,怎么不让人心痛呢。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