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穹山巅,云海托举着佛寺。
琉璃佛光穿透云层,九重金顶刺破云霄,千级石阶隐入雾中。
寺内有金佛低眉,香火缭绕,诵经声如涟漪般回荡在天地间。
而此时,在佛寺的崖边,有一位老僧正静静地枯坐着。
他身着一袭破旧的麻衣,在凛冽的天风之中,那麻衣被鼓荡得猎猎作响,而那浓厚的云气,又将他的衣衫浸得半透。
老僧枯瘦的手指轻轻搭在膝盖上,双目紧闭,好似一尊千年的石像,只偶尔能听到他那微不可察的呼吸声,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嗡——”
忽然,寺中一口蒙尘已久的古钟,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行鸣响起来。
那悠扬的钟声,宛如一记重锤,打破了天地间的宁静。
老僧缓缓地睁开了双眼,深邃的目光看向钟声传来的方向,口中轻声低语道:
“回来了吗?”
他的眼眸深邃如渊,仿佛纳尽天下事。
几息之后,一名小和尚迈着沉稳的脚步,来到了老僧身旁,静默而立。
“回来了?”老僧率先打破了沉默。
“回来了!”小和尚干脆利落地回道。
“输了?”老僧的语气依旧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小和尚微微一怔,沉默了片刻。
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疑惑与不解,随即双手合十,反问道:“师父都知道了?”
老僧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
“明尘,你可知为师这次为何要执意让你下山?”
不待明尘开口,老僧便自顾自地说道:
“为师早在数年前便算出你将会有一桩机缘,而这机缘不在山上,正是在山下那纷繁复杂的尘世之中。”
“师父连这都能算出来?”明尘满脸震惊,眼中满是敬佩之色。
老僧嘴角含笑,神情淡然地说道:“世间之事,无非“因果”二字。有因必有果,种下什么样的因,便会收获什么样的果。你的这次下山,便是因,而此行的机缘,便是果。”
“为师不过是给了你一个因罢了,而那果却是你自己寻得的,只是为师没想到你的机缘竟归功于一个少年。”
明尘思索了片刻,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阿弥陀佛,多谢师父解惑。”
老僧笑道:“你无需谢为师,你该谢的,是那陆九霄。若不是他,你也难以有此感悟。”
明尘笑着解释道:“弟子明白,他日若是有缘,我定会向陆兄当面叩谢。”
“所以……”老僧微微叹息一声,“你现在可是有了决断?”
明尘微微颔首,随即神情变得无比坚定:
“师父,弟子想要下山,让那心中之景游走于这尘世间的每一寸土地,去感受世俗的悲欢离合,去探寻佛法的真谛,去追寻心中的那一份道。”
老僧眼眸深邃:“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哪怕会遭遇无数的艰难险阻,哪怕会被红尘的欲望所迷惑,哪怕会迷失自己的本心,你也不怕?”
“弟子不怕!”
老僧沉默了片刻,再次叹息:
“如此,那便去吧,也该出去走走了。这山上的日子虽然宁静祥和,但终究会束缚你的成长。”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