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远处已传来喧嚣之声。
乐进心急如焚,大步流星向前。
战场上,乐进与江琛交谈之际,李通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枪刺倒成廉,未待曹性反应,李通便调转马头,手起枪落,成廉首级落地。
此刻,李通高举成廉首级,于李儒等人前炫耀。
“胜了!胜了!”
“李将军英勇!”
“西凉贼子,见识到我中原武将的厉害了吧……”
鲍信军士气大振,原本对并州狼骑心存怯意的士兵,此刻个个热血沸腾,向敌军怒吼。
“未及五合,便斩成廉?
李通之勇,似乎非同小可!”
江琛既安心又稍感不解。
曹性欲取弓射李通,忽闻身后怒喝:“李文达休要猖狂!高顺在此!”
见本应守营的高顺突现,曹性心情五味杂陈。
一则,李通挑战高顺,称其为“吕布之下第二武将”,侧面印证八健将其余人远不及高顺;
二则,高顺与张辽深得吕布信赖,往日与丁原旧将不和。
若非李儒接管,三人断难携手御敌;
三则,成廉刚丧命于李通枪下,高顺即刻出击。
曹性虽竭力克制,仍难免责怪高顺未及时赶到。
“请曹将军助我,高某誓斩敌将,以祭成将军!”高顺察觉曹性面色不善,无暇多想,疾驰而过,挥刀直取李通。
李通见高顺现身,心中大喜,掷成廉首级于亲兵,策马挺枪,直冲高顺。
“取鼓锤来!”鲍信见计划顺遂,亲自擂鼓,提振士气。
鼓声震天,响彻云霄!
鲍信虽为文人,亦亲自击鼓,力士们更是使尽全力,鼓槌飞舞。
瞬间,鲍信军士气如虹,喊杀声震耳欲聋。
关羽、张飞望着已战两阵的李通,心中暗羡,若非于禁先言,他们早已上场夺功。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蹊跷!
方才速胜成廉的李通,在高顺刀下竟显得力不从心?
更令人惊奇的是,李通生怕人不知他即将落败,高声嚷道:
“此等威力,谁能匹敌?”
“高顺名不虚传,果为一流武将!”
“李某力尽,改日再战!”
……
一番喧哗后,李通突掷铁枪向高顺,俯身抱马颈,狼狈逃回。
关羽、张飞眼角抽搐,这等演技,骗骗普通士兵尚可,但在他们这等一流武将面前,实乃侮辱。
李通身为二流巅峰武将,即便连战,也未及十合,怎会如此迅速力竭?
即便筋疲力尽,高顺那勉强够得上二流的武艺,又如何能让李通丢弃武器逃跑?
如此拙劣的表演,连三流武将也难以欺骗!
正当关羽、张飞对李通心生讥讽之时,鲍信已放下鼓槌,开始夸张地喊道:“不妙!高顺勇猛无比,快鸣金收兵!”
勇猛无比?若高顺这等实力便算勇猛无比,那我们二人联手,岂不是要称霸天下了?
关羽、张飞心中暗自窃笑。
此时,于禁一脸严肃地点头赞同:“主公说得对,迅速鸣金,挂上免战牌!”
说完,仿佛一切早已安排妥当。
鲍信军迅速变换阵型,前后军对调。
未等李儒有所反应,鲍信与于禁已领兵撤回大营,挂起免战牌,只留曹性、高顺二人在战场上茫然无措。
“这……”
曹性策马靠近高顺,仔细观察这位沉默的战友——难道高顺一直在隐藏实力?
高顺同样感到困惑,但当他看到手中李通扔来的长枪时,脸色骤变,原来枪尾绑着一个锦囊。
“那是什么?”曹性也发现了异样,疑惑地看着高顺,缓缓握紧了长弓。
高顺冷漠地瞥了他一眼,取下锦囊,将枪扔在地上,当着曹性的面缓缓打开,里面露出一封皱巴巴的书信。
“高将军,为避免嫌疑,此物应交予军师处理。”
曹性猛地一惊,连连后退,随即召集数十亲兵,瞬间将高顺包围。
战场上,高顺意外得到一封敌军密信。
在此情境下,曹性非但不能为高顺掩饰,反而必须如实向李儒报告。
更为严重的是,曹性借此机会与自己撇清关系。
于是,他命人收起李通的遗物——铁枪与锦囊,连同高顺及其手中的密信,一同押解至李儒面前。
在并州大营,李儒坐在吕布昔日的位子上,反复研读手中的密信。
张济坐在左侧首位,成廉战死,曹性顺势占据右侧首位,而高顺则因嫌疑之身,默默站在一旁。
见张家叔侄面露嘲讽之色,曹性权衡再三,决定挺身而出为高顺求情。
吕布、成廉皆不在,若再失去高顺,他在军中便孤立无援。
再者,曹性也不相信高顺会是叛徒。
“军师,高将军绝对不可能……”曹性起身抱拳,话未说完,李儒已递过密信:“曹将军先看信,再言其他。”
曹性疑惑地接过,仔细阅读,冷汗直流。
信中,以吕布的口吻频繁询问军情,且多处墨迹斑驳,似有改动。
曹性断定,此信非吕布所写。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