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江琛识人能力的信任,曹操答应让鲍信军为先头部队。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又命乐进、李通率投石机营协同作战。
鲍信领命,携于禁、刘备返回前线。
“文则,明日之战,关乎我军能否继续担任先锋,万不可大意。”
回到营帐,鲍信紧握于禁之手,反复叮嘱。
于禁郑重回答:“末将铭记主公之恩,但敌军主将是董卓智囊,需谨慎行事。
我打算前往曹营,与乐、李二将共商投石机营战术,望主公恩准。”
鲍信闻言大喜,曹操从江琛处得到墨家失传的攻城利器投石机,已非秘密。
新兵种问世,诸侯皆感兴趣,尤其是江琛之作。
曹操为主帅,小试探尚可容忍,但若有人敢觊觎,曹操绝非善类。
于禁借军议之名来访,鲍信慨然应允,并派鲍忠同行。
刘备心怀壮志,对投石机营亦是向往不已。
然而鲍信未给刘备发言的机会。
待于禁、鲍忠离去,张飞欲言又止,刘备以眼神示意他沉默。
关羽微眯双眼,手缓缓移至剑柄。
帐中仅余四人,刘备三人的小动作未能逃过鲍信的眼睛。
鲍信心中不悦,面上却和颜悦色问道:“玄德,你目前麾下有多少兵马?”
鲍信此问何意?欲分割我军?
刘备皱眉,恭敬回答:“备离原县时,带有五百刀盾手……”
未等刘备说完,鲍信大笑打断。
关羽、张飞面露怒色,欲发作,被刘备制止。
鲍信笑道:“玄德莫误会,我是觉得以你的才能,五百刀盾手岂能施展,我只是替你感到可惜。”
关羽、张飞闻言息怒,刘备却更加警惕。
“太委屈你了!实在委屈!”鲍信审视刘备,赞叹不已,忽拍额道:“有了!有了!”
张飞性格直率,跺脚道:“鲍大人,有话直说,您这样让俺老张心里七上八下的。”
鲍信微笑着捋了捋胡须:“上次我兄鲍忠遇伏,皆因斥候不力。事后,我扩充了斥候队伍,现有五百余人。若加上玄德的兵马,足以组建一支斥候营。斥候乃大军耳目,前线立功良机。玄德,我知道你急于为汉室建功。若你愿意担此重任,我保证立下大功后,我会上表请功,不让忠臣受屈。”
鲍信此言一出,张飞兴奋不已,关羽亦呼吸急促。千余兵马,他们三兄弟许久未曾统领如此多的兵力。且斥候营虽险,立功机会却最多。而鲍信承诺的“上表请功”,更是关键,意味着他以济北相的身份,承认刘备自立一军,并助其上表请功。
刘备三兄弟自黄巾之乱以来,屡受无人表奏功劳之苦。如今鲍信赠兵、赠立功机会,甚至后续之事都考虑周到,实属难得。刘备心中激动,先前的戒备烟消云散,自责之余,他动情跪谢:“鲍兄大恩,备无以为报!”
鲍信心中暗喜,扶起刘备:“玄德言重了。既然愿意担此重任,事不宜迟,你随我亲卫前去接管斥候营吧。”言罢,他唤来亲卫,写下军令盖上官印,递给强忍激动的刘备。
刘备小心签署后,正欲唤关羽张飞同行,鲍信却淡淡说道:“一营之兵,玄德足以胜任。云长、翼德勇猛无双,留在中军帐内听用吧。”
话音未落,刘备手中的军令尚未干透,便已落地。他愕然看着鲍信,张口结舌,满心欢喜瞬间化为乌有。
关羽拦住欲发作的张飞,向鲍信拱手请求:“鲍大人,请收回成命……”
鲍信凝视关羽,寥寥数语令其默然:“云长,军中无戏言。”
“这……”
张飞怒不可遏,几近放弃之际。
刘备拾起地面军令,审视之下,只见自己之人命,关羽、张飞之名却无踪影。
刘备心中暗叹自己愚钝,轻易便被人以饵引诱。除了身旁二弟,自己有何值得图谋?
苦笑间,刘备迅速调整心境,抬首笑道:“鲍兄所言极是。
若让二位贤弟随我至斥候营,确是屈才。
但我们三人从未分离,我有数语需交代他们,鲍兄稍候片刻。”
“好!玄德请速行,军情紧急。”鲍信知不可强求,淡然回应,随后离去。
张飞怒极,一脚踢翻桌案,按剑质问:“大哥,为何不杀此小人?”
刘备横眉以对,张飞愤然落座。
关羽惑然:“大哥,此人既不容你,何不离去?斥候营何足挂齿……”
“离去?军令如山,逃兵非我等所为。
况且,我等情谊,岂一纸调令所能离间?
鲍允诚赏识二位贤弟之勇,我亦可借其济北相之身份建功。
鲍允诚既许二位贤弟战场建功,定不敢食言。
难道你们忘了江先生之言?”
刘备扬军令,神采奕奕。
闻江琛之名,关羽若有所思点头。
上次访江琛,刘备之心志,除却那份隐秘野心,皆已告知。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