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真的死以及安鹿山的造反,是妖族不满足自身发展,试图和人类争夺天地主角的行为。
这个行为,最终是被姜破虏扑灭了。但完全扑灭之前,人妖两界为了生存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战争。
这种战争可以看作是全面战争,即人类和妖类,无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在全力以赴的消灭彼此。
在湘湖地区南部的永州,那里因为地域原因,盛产蛇类。
正所谓天地造化,不论高低。因为蛇类的数量极其之多,所以按照概率学,成为蛇妖的妖类也是极其之多。
永州的道门自然是蛇妖的克星,但如果一味的折腾蛇妖,那么蛇妖不仅不会灭亡,反而会越来越强盛。
于是,为了消灭蛇妖这个种类,道门不仅在对付高端的蛇妖,他们还撺掇李唐朝廷下令捕蛇。
在某条时间线的天竺,不列颠的殖民军队为了消灭当地的蛇灾,他们下达了一个政令,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上交毒蛇,可以得到赏金。
因为这个,天竺人不仅没有去抓蛇,反而养起了蛇。一段时间后,不列颠殖民军队一看捕蛇没用,就直接停了赏金。
结果,那些养蛇人以为军队以为蛇患消失了,所以他们干脆将养殖的毒蛇放到了街上,试图营造出一种毒蛇还在泛滥的假象,让殖民军队再次开启赏金模式。
这种悬赏的代价,李唐朝廷的高官一定是能想到的。所以李唐朝廷的对策,和上述对策有些细微出入。
百姓的支出除开日常所需之外,还要承担各种各样的税赋。
其中,响应朝廷号召,捕杀蛇类,抵挡一部分赋的支出,这是朝廷的新法。这个法有利益,但总体来看,根本不值得去花这个力气,有这个力气去生产,唐人可以得到更多酬劳。
在经济上,朝廷打压养蛇行为。
但这个蛇赋,平民百姓不得不交,所以,永州这一片地域,有个村子因为能够提供大量的蛇,而被外人称之为捕蛇村。
一个人去捕一条蛇,这是不经济的。但如果一个人一次捕很多蛇,消费端能够支撑这样的市场,那么捕蛇就会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动,从而产生市场化。
捕蛇村以前叫什么,那已经没人在乎了。因为这个村子靠近大山,可以靠捕蛇赚钱,所以现在它只叫捕蛇村。
捕蛇的行为打压了蛇妖族群的蛇口增长,因为后续知道那些蛇全都死了,于是天蛇大圣派遣白蛇女前去刺杀永州道门的道德道士。
道德是道士等级的第三级,最高是第七级的三洞讲法师。不过,即便是第三级的道德修士,那也是相当厉害的角色了。
永州驻守的道德修士叫做黄云鹤,道门虽然叫做道门,但内部的门派支流非常多。
青萍山因为已经封闭,所以现在还默默无闻。因此,道门正宗是天师道。
天师道总领三山,这三山自然就是后世的龙虎山、皂阁山、茅山三山。
虽然三山都是符箓派的,但真刀实枪的比拼,茅山符箓之术最强,皂阁山丹药之术最强,龙虎山咒法最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