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活到死。
我问他为什么读书。
他说反正总要活着,多知道一些事情,多懂一些道理总归是没什么坏处的。
你说他懒吧,他也不懒。
在学堂读书的时候他非常努力,成年之后呢,白天去干农活儿,晚上回家读书。
平时农闲的时候就在附近到处走走看看。
最大的乐趣就是跟遇到的每一个人攀谈。
用他的话说,每个人都在用力地活着,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回味。
反正我跟他聊天的时候,他从来不会引经据典,不是他不知道,他是不屑于用。
虽然他没有说原因,但是我现在想来,他大概是觉得总是把别人的思想挂在嘴边,活得很不自我,那不是他想要的吧。
当然了,他也不是说全盘否定,他认为有道理的他也是认同的。
反正就是个很奇怪的人。
我以前一想到他就会觉得这人太不争气了,明明有能力有才华的,却整日里无所事事的,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朱吾适听完解缙他爹的讲述,倒是对这人产生了兴趣。
这尼玛活得也太洒脱了吧。
有些人不做,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有些人不做,那是真的不想做啊。
解缙他爹这个学生看起来很像是躺平或者摆烂了。
但是他却并没有闲着,如果真的啥也不干,那才是摆烂了呢。
要是放在现代,说不定是为了直播作秀,博取流量和财富。
大明又没有直播,那肯定就不存在作秀的说法了。
“这人有点儿意思,你给他写封信,劝他来应天府一趟吧,合适不合适当老师另说,这样有趣的人见一下也是好的。”
朱吾适是真的对他感兴趣了。古人常说什么淡泊名利。
其实大部分把淡泊名利挂在嘴边的,都有过追求名利的经历。
一般都是追求了,求不到,像李白,柳永,唐伯虎这些人。
早年那可都是非常想要当官的。
还有一些是岁数大了,精力不济了,当不了官了,然后选择辞官颐养天年。
这种人 年轻的时候也是当过官的,可以说他们老了以后淡泊名利,但是绝对不能说一生都淡泊名利。
像解缙他爹提到的这个人,从读书开始就没想过当官的,那可真是太少见了。
这人跟徐霞客有点儿像,但是又有不同之处。
徐霞客不参加科举,是有客观原因的。
第一,徐霞客的高祖徐经曾经卷入过科举舞弊案,被剥夺了功名和考试资格。
从那以后,徐家对科举就产生了抵触情绪。
恰好徐家又还算有钱,所以 徐霞客的老爹就整日里游山玩水,有人建议他花钱买个官,他也拒绝了。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 ,徐霞客对科举兴趣不大也是很正常的。
再一个,徐霞客其实在15岁的时候参加过一次童生试,结果自然是名落孙山了。
本来他对科举的兴趣就不大,再加上又没看上,就更加坚定了他觉得自己不适合科举考试的想法。
最后自然是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跟他爹不同,徐霞客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他是对地理,游记感兴趣。
他曾立下过,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 志向。
他渴望通过游历天下探索自然和人文的奥秘。
他向往的是自由,而不是科举当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