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经常有人看影视剧,说里面的穷人根本就不像穷人。
能说导演编剧傻逼吗?
他们不是傻逼,他们是脱离群众太久了,哪还知道群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啊。
还有人说中小学生最好能增加春假和秋假。
这人明显就是家里有保姆,从来没有自己带过孩子,根本不知道带孩子有多辛苦。
他的孩子就算学习不好,毕业了也可以找个好工作,毕竟他是一个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厅长,给自己的孩子安排个公职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可是普通百姓呢,他们的孩子一年四季,寒暑假加起来将近四个月,春秋假再来两个月 。
一年中有半年不学习,请问他们长大以后如何找工作?
普通大学毕业的都尼玛要送外卖,要进厂了,不学习的更找不到工作了。
所以越是上位者,掌握权力的那批人,越是不应该脱离群众。
文官朱吾适管不住,但是皇亲国戚和勋贵子弟他还是能管管的。
只要这些人了解百姓的 疾苦,那百姓还有救。
如何了解百姓呢,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跟百姓子弟在一个学校上学了。
不过嘛,就算在一个学校上学,也是会出现有钱人家的孩子欺负穷人家孩子的事情发生的,这个就要看学校怎么教育了。
有朱元璋在,皇亲国戚去女校长手底下上学这件事儿,其他人也管不着,毕竟这是朱元璋的家事。
小学其实已经盖得差不多了,一栋教学楼,一个操场,没什么技术含量的。
不仅盖好了,还盖在应天府最好的地段。距离天上人间也不算远。
既然盖在了应天府市中心,那就不需要义务教育了,该收学费还是要收学费的。
不用想都知道,这个学校招收的学士家里不会很穷的。
为了防止有人为了让自己家孩子跟皇亲国戚当同学,挤压了底层百姓的入学名额。
朱吾适准备暂时先不脱落皇亲国戚入学的消息。
等到招生工作完成了,再对外公布。
到时候没有入学的后悔也没用了。
后面几届必然会有很多有钱人家的子弟挤压普通家庭的名额,这个也简单,到时候再根据情况扩招,或者建分校呗。
反正皇亲国戚们在哪个学校上课还不是朱吾适一句话的事儿。
学校的解释权都在朱吾适手里。
朱吾适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玉再不同意就会影响家庭和谐了。
主要她也真没别的工作可做了。在家躺着不工作那也是不行的。
所以在大明当个校长,好像也挺不错的。
“那我就试试吧,要是当不好的话,你可别怪我啊。”
“不会的,到时候有什么问题,咱们商量着来就行了。
你可是王妃,在大明敢对你大声说话的人都没几个呢。
摇晃的红酒杯,嘴唇像染着鲜血,那不寻常的美,难赦免的罪。”
朱吾适说着说着,还嚎了几嗓子。
张玉被逗笑了。
她发现几年不见,朱吾适变得比以前更活泼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