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张铁柱气得握紧了拳头。
李明按住了他的手臂,对那青衫少年微微颔首示意。青衫少年也看了李明一眼,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似乎认出了他是谁,但并未多言,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这短暂的接触,让李明心中微动。他敏锐地捕捉到青衫少年眼中那份沉静下的锋芒与自信,绝非陈子安之流浮夸的炫耀可比。这府城,果然藏龙卧虎。
排队等候的时间漫长而煎熬。终于轮到了李明和张铁柱。府学礼房内,几名书吏面无表情地端坐案后,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汁的味道,气氛压抑。
“姓名?籍贯?县试名次?结票、保结文书!”一名面色蜡黄的老书吏头也不抬,声音平板无波。
李明深吸一口气,将准备好的文书一一呈上:“青浦县童生李明,县试…案首。” 他清晰地报出。
“案首?”老书吏终于抬了抬眼皮,浑浊的目光在李明脸上审视般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旁边几个低头整理文书的年轻书吏也下意识地抬头看了李明一眼,眼神复杂,有好奇,有漠然,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案首之名,在这汇聚七县精英之地,依然能引起一丝波澜。
书吏仔细核对了李明的结票(县试通过凭证)、保结文书(由本县廪生担保其身份清白的文件),确认无误后,拿起一枚半个巴掌大小、打磨光滑的竹牌,用朱笔在上面写下“黄字 甲寅号”,又加盖了一个小小的府学印鉴,递给李明。
“考牌收好,遗失不补。考规在此,仔细阅读,若有违犯,严惩不贷!”书吏指了指旁边墙上张贴的告示,又递过一张写着具体考场位置和入场时辰的纸条。
“谢大人。”李明恭敬接过考牌和纸条。那竹牌入手微凉,上面朱红的字迹和印鉴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未来几日的全部命运。
张铁柱也领到了自己的考牌,是“玄字 庚申号”,位置显然不如李明的靠前。他拿着牌子,又看了看李明手中那块,眼中闪过一丝羡慕,随即又振奋起来:“明哥儿,咱们都领到了!接下来干啥?”
“回客栈,温书。”李明将考牌仔细收好,那冰冷的竹片贴着胸口,带来一丝奇异的镇定。
离开府学,两人并未立刻回去。李明提议在府学附近走走,熟悉一下去贡院的路径。忠叔昨晚已大致说过方位,但亲自走一遍更踏实。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