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顺正式开启《舌尖上的华国》拍摄项目后,整个顺亦工作室迅速进入紧张而兴奋的筹备状态。
在随后的日子里,大家各司其职,为即将启程的拍摄之旅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
负责联络的工作人员如同勤劳的蜜蜂,在各地马帮与村民之间往返穿梭,协调拍摄事宜,全力落实拍摄地点的使用许可,同时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为拍摄的顺利进行筑牢根基。
因为要分两组进行拍摄的缘故,现有的器材有些不够,采购人员则像技艺高超的猎人,在各大器材市场精心挑选适合不同拍摄场景的设备。
从能捕捉细微画面的高清摄像机,到确保拍摄稳定的三脚架;从用于特写的微距镜头,到精准收音的设备,每一件器材都经过精挑细选,因为它们关乎着能否完美呈现美食与文化。
编剧团队更是深入历史长河与民间故事,挖掘各地美食背后鲜为人知的典故传说,为纪录片文案注入丰富内涵。
终于,备受期待的拍摄日子来临。
摄制组首站来到了齐鲁大地的曲阜。
清晨,柔和的阳光洒落在孔庙古朴的红墙黄瓦上,古老建筑仿佛焕发新生,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余顺带着摄制组人员静静伫立孔庙前,仰望精致的飞檐斗拱,心中感慨万千。
余顺深知,曲阜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圣地,更是鲁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葱烧海参的拍摄场地选在了一家百年老菜馆。
菜馆大厨是鲁菜非遗传承人,虽已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眼中透着对厨艺的执着。
大厨熟练地拿起泡发好的海参,轻轻一抖,海参在他手中富有弹性地颤动,完美展现其绝佳质感。
随着海参入锅,葱香与海味瞬间在空气中交融,摄制组成员们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余顺全神贯注地观察大厨的每个动作,思索着如何通过镜头全方位展现这道菜的魅力。
\"师傅,这葱烧海参的关键要点是什么呢?\"余顺虚心请教。
大厨和蔼一笑:\"余少,这葱烧海参啊,关键就在这葱上面。一定要用章丘大葱,经过长时间精心炸制,把葱香彻底融入油里,这才是灵魂所在。\"
余顺若有所思地点头,将细节铭记于心,随即指导摄影师精准捕捉每个瞬间。
从海参细致的泡发、切配,到大葱耐心的炸制、调味,再到最后的勾芡装盘,镜头一一记录,不放过任何展现美食魅力的机会。
当热气腾腾、色泽诱人的葱烧海参端上桌时,摄制组成员有幸立刻品尝。
软糯的海参与醇厚的葱香在口中交融,美妙的味觉体验让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对这道鲁菜经典赞不绝口。
结束曲阜的拍摄后,摄制组马不停蹄赶往胶东半岛的渔港。
天还未破晓,渔港已然热闹非凡。
渔民们熟练地解开缆绳,启动渔船,驶向茫茫大海。余顺和摄制组跟随一艘渔船一同出海,亲身感受渔民们的生活。
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船舷,余顺坚定地站在船头,深刻体会到渔民劳作的艰辛与对大海的敬畏。
几个小时后,渔民们开始收网,活蹦乱跳的鱼虾被拉上船来。
\"看,这就是我们胶东半岛的特产鲅鱼,新鲜得很呐!\"一位老渔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向大家展示手中泛着银光的鲅鱼。
余顺看着这来自大海的馈赠,心中已然开始构思如何在纪录片中生动展现它的魅力。
回到岸上,当地厨师用新鲜捕获的鲅鱼制作了一道特色鲅鱼饺子。
洁白的饺子皮包裹着鲜嫩多汁的鲅鱼肉,在锅中翻滚的饺子恰似欢快游动的鱼儿。
当饺子出锅,余顺和摄制组成员品尝着这充满海洋气息的美食,都不禁连连称赞。
在黄河入海口的盐田,余顺目睹了盐工们辛勤劳作的场景。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