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夏圣庭,满朝尽是千古人杰 > 第394章 大乘之问

第394章 大乘之问(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般若寺深处,晨钟初响,佛音缭绕。

殿宇间香烟袅袅,檀香随风渗入石缝,幽幽飘荡,拂过青砖古瓦。

静室内,贾诩负手立于窗前,目光落在檐角振翅的飞鸟,眸色深沉,不知所思。

典韦则早已躺倒在蒲团之上,打着轻鼾。

与静室的清寂不同,此时讲经大殿中佛光已起,气氛庄严肃穆。

玄奘身着金缕僧衣,缓步走入金阶之下,众僧合十而立,神情恭敬。

他步入殿中,步伐虽缓,却仿佛牵动整个佛堂气机。

大殿金碧辉煌,四壁绘满万佛图卷,穹顶之上悬一丈六金佛,掌持莲花,眉眼慈悲,俯视人间。

讲经台中央,一朵百瓣金莲高悬半空,佛光自莲座流转,宛若一盏长明不灭之灯。

佛主悟德立于台下,双手合十,面色庄重,开口道:

“请圣僧登台讲法,渡我众僧。”

玄奘一怔,随即低声合掌:

“悟德师兄,此殿为师兄主持,小僧怎敢喧宾夺主?讲法之位,小僧坐不得。”

悟德连连摆手,语气诚恳,毫无作态:

“圣僧切莫再唤贫僧师兄,折煞贫僧也。贫僧虽虚长些许年岁,然论及佛法,远不及圣僧半分,今请圣僧,不为其他,只愿得闻正道耳。”

玄奘欲再推辞,却见悟德神色愈加肃然:

“达者为先,还望圣僧,莫再推让。”

这一句“达者为先”,字字如钟鸣,震彻殿堂。

玄奘微微一叹,不再多言,合十一礼,缓缓登上莲台。

盘膝而坐,佛光随之沸腾,自金轮背后迸出,洒入四壁佛图,使整座殿宇佛意澎湃,如浪推涌。

众僧静坐听讲,寂无一声,只有香火轻燃与心跳微响。

悟德再起,躬身施礼,缓声问道:

“敢问圣僧,适才战场所现八神,明明具妖魔之形,为何却能受佛光庇佑?”

玄奘宣一声佛号,语气平淡却有力量:

“八部天龙,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乃我佛门护法神将,虽具魔形,但心归我佛,不拘外相,护持正法。师兄着相了,切莫以凡心度圣相,易失真义。”

悟德拱手一拜:

“多谢圣僧解惑,贫僧受教。”

他顿了顿,又问:

“圣僧方才曾言,我般若寺佛法已落下乘,敢请明示,何为下乘?”

玄奘颔首,语气平稳,从容讲道:

“天地众生,根性不一,我佛慈悲,开设五乘法门以普度众生。”

“人乘者:持守五戒,生于人道。

天乘者:修持十善戒,脱离五道,生于天界。

声闻乘者:遵循四圣谛教法,悟真空涅盘真理,脱离三界,证阿罗汉果。

缘觉乘者:观修十二因缘破除我执,悟真空涅盘之理,脱离三界,证缘觉果。

菩萨乘者:践行四摄法、四无量心及六度万行,普度众生脱离三界,成就无上佛道。”

“人、天、声闻此三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缘觉乘弃绝尘世,参天地化育之理,明心见性为中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

语落殿中,群僧震撼。

有僧垂泪,有人喃喃诵咒,多年所学,于此刻彻底颠覆。

他们曾奉为圭臬的佛理,在玄奘口中,却不过“小乘”之境。

悟德良久未言,片刻后,终是起身再行大礼:

“承圣僧匪言可喻之教,铭戢五内,愿效新竹之志,以报法雨之恩。”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777.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